
第43章 一阶丹药炼制与修炼规划
在完成部分二阶下品丹药的炼制后,张太初将目光转向一阶丹药的炼制。虽然一阶丹药的炼制难度相较于二阶丹药低了不少,但他依旧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为林家提供品质上乘的一阶丹药。
张太初根据林家的需求,确定了此次主要炼制的一阶丹药为“聚气丹”和“养血丹”。“聚气丹”可帮助炼气期修士更快地凝聚灵气,提升修炼效率;“养血丹”则能滋养气血,增强修士的身体素质。
他再次来到培育灵植的区域,从道源瓶培育出的灵植中挑选出适合炼制这两种丹药的材料。对于“聚气丹”,他选取了生长旺盛的“聚灵草”和蕴含浓郁灵气的“凝气花”;而“养血丹”则需要“补血藤”和“养血果”。这些灵植在道源瓶的培育下,品质远超普通灵植,为炼制高品质一阶丹药奠定了基础。
回到炼丹室,张太初将四灵丹器鼎调整至适合一阶丹药炼制的状态。他先将“聚灵草”放入丹鼎,催动火焰。火焰舔舐着“聚灵草”,灵草迅速蜷缩,释放出大量的灵气。张太初熟练地控制着火焰的温度,让“聚灵草”的药力充分释放但又不至于过度损耗。他密切关注着灵草的变化,根据其颜色、形态以及灵力波动,精准地把握药力释放的程度。待“聚灵草”的药力释放到恰到好处的程度,他加入“凝气花”。
“凝气花”一接触到丹鼎内的高温和“聚灵草”的药力,便瞬间绽放,散发出一股清新而浓郁的灵气。两种灵植的药力开始相互交融,张太初运用灵力引导着它们按照特定的轨迹融合。他的神识敏锐地感知着丹鼎内的每一丝变化,根据药力融合的情况,适时地调整火焰的大小和灵力的注入强度。当药力出现融合不畅的情况时,他通过灵力丝线轻轻拨动,改变药力的流动方向,促使它们更好地交融。同时,他留意着火焰对药力的影响,若火焰过强导致药力挥发过快,他便降低火焰温度;若火焰过弱使得药力融合缓慢,他便加大火力。
在药力融合的过程中,张太初不断地微调着各种参数。他发现当火焰温度稍微提高一点时,药力融合的速度会加快,但同时也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灵力,以免药力失控。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他找到了最适合的火焰温度和灵力注入方式,药力逐渐凝聚成一个灵力核心。
接下来,张太初开始对灵力核心进行塑形。他以柔和而稳定的灵力包裹住灵力核心,慢慢将其塑造成丹药的形状。在塑形过程中,他不断地用灵力梳理着丹药内部的结构,使其更加紧密和稳定。他先将灵力核心表面抚平,消除任何不平整之处,然后逐渐压缩灵力核心,使其密度增加。同时,他在丹药内部构建起一个微小的灵力循环系统,让丹药内的药力能够自行流转,保持活性。最终,一枚枚散发着淡淡灵气光芒的“聚气丹”炼制成功,丹药表面光滑,灵气流转,品质极佳。
完成“聚气丹”的炼制后,张太初稍作休息,便投入到“养血丹”的炼制中。他将“补血藤”放入丹鼎,以一种特殊的火焰节奏煅烧。这种火焰节奏是他根据“补血藤”的特性专门研究出来的,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其药力。“补血藤”在火焰的煅烧下,逐渐渗出红色的汁液,这便是其蕴含的强大药力。张太初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焰,让汁液充分浓缩,同时防止其过度蒸发。他时刻关注着汁液的颜色和浓度变化,一旦达到理想状态,便准备加入“养血果”。
当“补血藤”的药力浓缩到合适程度,他加入“养血果”。“养血果”在接触到“补血藤”的汁液后,迅速融化,两种药力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的灵力团。张太初全神贯注地引导着药力融合,他的双手不断地变换着结印方式,将灵力精准地注入丹鼎,确保药力融合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他根据两种药力的融合情况,适时地调整灵力的注入量和方向。若药力融合偏向某一方,他便加大另一方的灵力引导,使其达到平衡。
随着药力融合的完成,张太初开始对灵力团进行最后的塑形。他运用灵力将灵力团压缩、凝练,使其逐渐形成丹药的模样。他先将灵力团塑造成一个大致的球形,然后通过灵力的精细操作,将其打磨成圆润的丹药形状。同时,他在丹药表面刻画出细微的纹路,这些纹路能够增强丹药的稳定性和药力释放效果。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操作,“养血丹”顺利炼制而成,丹药呈现出温润的红色,散发着滋养气血的独特气息。
在完成一阶丹药的炼制后,张太初开始规划自己的闭关修炼。他深知,冲击炼气九层并非易事,需要充分的准备。他仔细回顾了自己所掌握的功法,决定在闭关期间,以《道源经》为基础,结合自己在炼丹和修炼过程中的感悟,进一步优化修炼方法。
他在密室中布置了更为强大的聚灵阵法,收集了大量的灵石,准备在闭关时为自己提供充足的灵气支持。他将灵石按照特定的方位嵌入阵法中,构建起一个高效的灵气汇聚网络。同时,他对聚灵阵法进行了多次调试,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气。此外,他还准备了一些辅助修炼的丹药,这些丹药都是他精心炼制的,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他突破瓶颈,提升修为。他根据自己的修炼计划,合理分配这些丹药的使用时机,确保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一切准备就绪后,张太初怀着坚定的信念,准备踏入闭关修炼的征程,向着炼气九层的境界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