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4章 韩国烧酒代工
从KTV出来,几个人又去了浴池洗了澡。穿上浴池准备的衣服之后,众人在茶室汇合。
金艺珍蹑手蹑脚的跟在崔燕身后,她对刚刚的搓澡还心有余悸。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有感到如此羞耻过。
进了茶室,金艺珍惊讶不已,“洗浴城还能喝茶?”
“当然。”
崔燕一边回答着,一边寻找刘庆余几人。茶室不是很大,她很快就看到了几人围坐在一起喝茶。
夏云生看到她俩来了,就又倒了两杯茶。
“坐下来歇一会儿,然后我们就回去。”
崔燕拉着金艺珍坐下,“也不早了,明天还有正事要办。”
金艺珍有点不爽,洗过澡之后,她的酒意已经消散了大半,还想着去其他地方玩呢!
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刘庆余问了一些韩国那边畅销的产品,看看能不能和韩国外贸紧俏商品清单对上号。崔燕对这个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一部分,但是也足以验证了系统给的清单是正确的。
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件事,那就是顺着清单往下扒,看看出口哪种商品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崔燕,你回去之后,让你老公出一份附带外贸清单。”
“没问题。”崔燕笑着说道:“就算你不说,我也准备这么做。两国之间的差价,可以让我们有很多生意可做。”
闲聊到了十点多,众人从浴池出来,返回宾馆睡觉。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吃完早餐的众人,直接去了江沿村酒厂。因为多了一个人,刘庆余提议让他开车,留司机在宾馆休息。
路上,夏云生见刘庆余开车还有点生疏,不由得问道:“老刘,你啥时候考的驾照?”
“今年夏天的时候,同学聚会之前才拿到证。”
夏云生吓了一跳,“我擦,你刚拿到的证就敢开车?”
“这有啥的?”刘庆余笑着说道:“我们这车少,对新手司机很友好的。”
尽管他如此说,但是并没有让其他放心下来。好在,刘庆余逐渐掌握了系统给的经验,开的越来越稳重,众人才放心不少。
到了酒厂,刘冠华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刘庆余为他们介绍,“这是我爸!”
“叔叔好!”
众人连忙打招呼,刘冠华呵呵笑着,“你们好,到屋里暖和暖和,水我都烧好了。”
崔燕看着新建的厂房,“老刘,先去厂房里面看看吧!”
刘庆余点头,“跟我来吧!”
他一边带路一边介绍道:“这个厂房我花了十多万修好的,装修上虽然差了点,但是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进了厂房之后,众人发现里面很干净,看不到半点尘土。
“这是鞋套!”
刘庆余曾经在南方无尘车间打过工,尽管无法完全还原出来,但是他依然在门口设计了一个套间,专门用来换鞋或者穿鞋套的。而粮食仓库那边,也是同样的措施,新粮食存放进来,大门会立刻关闭。然后刘庆余从酿酒区域过去,将整个仓库打扫一遍,然后再用吸尘器清理灰尘和玉米粉末。
有了这个措施之后,酿酒的区域就好打理很多,每天只要用吸尘器打扫一遍就行了。
果然,崔燕进入厂房之后,对里面的环境非常满意。她在老家也去过一些酒厂,酿酒区域简直一言难尽,甚至有一些厂房内干脆就是土地面,走路的时候用点力都能蹭出灰尘来。
金艺珍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厂房内的酒味太大,让她很不习惯。
“这就是酿酒区域了,那边是苞米仓库。在运送玉米的时候,中间的门就会关上,等大门关闭之后,中间这道门才会打开……”
刘庆余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几人进入了玉米仓库。
看了一圈之后,崔燕对这个小酒厂非常满意。现在她关心的另外一个问题,“老刘,你这酒厂一年的产量是多少?”
“如果饱和运转的话,一年差不多可以酿造十六七万斤酒。”
“有点少!”崔燕说道:“你现在酿造的酒应该都是四五十度的酒吧?如果酿造二三十度的烧酒,你得多久能够供货?”
刘庆余打开了烧酒秘方,看着上面的说明。
“至少需要9个月才行,而且还要看你的需求量是多少。”
崔燕想了想,“一年怎么也要上百万斤,差的太多了。”
韩国人饮酒量很大,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20以上的人群,平均饮酒量为60瓶左右。韩国人口有五千万,就算20岁以下有一千万人,四千万人乘以60瓶,那就是24亿瓶,也就是24亿斤。
所以,崔燕说的百万斤听着很多,但对于整个韩国来说,完全是九牛一毛。
“这么多?”刘庆余和父亲对视了一眼,都感到非常棘手。
崔燕也知道,一下子提高产能的话,需要很多钱。但是她又不想放弃这个生意,如果成了的话,将会是几百万甚至数千万的收益。
“这样吧!”
她说道:“我和我老公商量一下,可以付给你一百万的定金,你利用这笔钱来扩大产能。不过你要按照我的要求来使用酒瓶和印刷商标。”
“嗯?”刘庆余听出了一些问题,“什么酒瓶?什么商标?”
“玻璃瓶就行,不过要用韩国样式的,商标也要用我们公司的,所有文字都要使用韩文印刷。”崔燕很直截了当的说道:“说白了,你是在给我们做代工。”
刘庆余愣了一下,工业品做代工他知道,毕竟中国是世界工厂,很多品牌在中国都有代工厂。但是白酒这玩意,竟然也能做代工?
不过,刘庆余并不排斥做代工,只要给的价钱合适就行。
“价格呢?”
“一瓶10元!”
刘庆余和父亲对视了一眼,这个价格有得赚啊!按照秘方上的介绍,二三十度的烧酒,出酒率为80%以上。也就是说,一斤玉米可以出至少8两的酒。再加上人工、用电、酒瓶、商标等成本,最多不超过两块五。
出钱的大项是扩大产能,以及购买装瓶机器的支出。不过,有一百万定金的话,应该就够了。就算不够,刘庆余也能从其他地方凑一些,大不了日子过得紧吧点。
刘庆余点头,“可以,只要你老公不反对,我们可以直接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