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谷航海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制定计划航线

有计划航线的航海才叫航海,没有计划航线的航海叫漂流!

因此,航海必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从那里出发,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抵达?是去捕鱼,还是出口商品,亦或是单纯的游玩。为达到航海的目的,那么我们必须制定计划航线!

我的想法很简单。从青岛出发(我现在正在青岛学习),首先去渤海湾转一趟,顺路去大连,看看北大桥,那里是我以前上学的地方。

然后一路南下,因为最近刷抖音总是听见这首歌,“种完了麦子我就往南走,这个世界没人替我自由!”我觉得他说的没错。

经过黄海,抵达东海的时候,计划去舟山看看一位老同学,外号“渣渣辉”,他当时是我们专业学习成绩最好的,我得去找他取取经,好好学习学习航海的经验。

从舟山出来后,穿过台湾海峡,看看东沙群岛后直奔湛江,回家看看家里的房子装修的怎么样,给老婆一个拥抱,然后捏捏兔崽子的脸。顺路回一趟单位,和同事们一起聚个餐,顺便请教一下他们的意见建议,最后再约上我的健身搭子许小白一起去跑个步。

离开湛江,经过七周列岛,沿着海南岛岸边走(手机能蹭个信号),去三亚看天涯海角,那里是我第一次航海实习到过的地方,我想去找当时挂在景区的心愿锁,因为我想不起来当时到底许了什么愿望。

继续南下,我要去看看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最后抵达南海的最南边,曾母暗沙。路过群岛的时候,我打算在那里海钓,尝尝南海的味道。

再往南走,穿过巽他海峡,进入东印度洋,绕着澳大利亚转一圈,到维多利亚墨尔本。我的高中同桌,QQ上的籍贯在这里。这么多年过去,早已断了联系方式,所以我觉得他有可能在这里。不过我只打算路过,补给完我就走,因为我准备横跨印度洋直达非洲的好望角。这段路不好走,而且我赶时间。

这之后我也没有到国外港口城市里去旅游的打算,我只是单纯的去航海。实际上,我的英语很差,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况且我也没有额外的预算去承担高昂的旅游消费。

然后我会一路北上,告别马达加斯加后,进入亚丁湾。一路哼着歌,“我飘向北方,别问我家乡。”

然后我需要经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最后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

我打算去葡萄牙简单补给一下后,横穿大西洋,抵达美国的东海岸。穿过巴拿马运河后,去趟夏威夷。

最后横渡太平洋,就回到青岛啦!

这看似很难,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简单。我一时间也有点儿摸不清头脑,但再困难的事,只需要先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不是嘛?于是,我拿起了铅笔,在海图上画好了第一段计划航线……

制定计划航线,就相当于是做一道数学题,已知起点和终点,求最优路径。这条路径在满足特定需求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具有最优的特性。最优路径可以是最短路径、最快路径或成本最低路径等,具体取决于所考虑的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是“航向”。与开车不同的是,马路早已固定死了车行走的路径,而航海的路径是自由选择的(除了狭水道和有特殊规定的水道外)。因此最简单的计划航线,就是在海图上把两个地点用线段连起来,毕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根线段所指的方向就是我们需要走的“航向”。

可是大海中也并非一马平川,当初泰坦尼克号就撞到了海里的冰川。当然,海里除了冰川,还有岛屿、暗礁、危险沉船等碍航物,如果这些碍航物刚好在我们的航向上,我们最好绕过他,除非你也想上演一场杰克与露丝的爱情戏码,泡在冰冷的海水里,唱一首my heart will going on!

绕过障碍物,必然会产生新的航线,而两条航线的交点,就是“转向点”。当然,如果目的地太远,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抵达,我们也需要在合适的地方转向。

转向点的选择也有讲究,他必须有参照物,根据参照物与我的相对方位,从而判断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转向,什么时候停止转向。

转向的时候,我们即不能离参照物太近,这样可能会撞到他。因为我们不可能分毫不差的走在自己制定的计划航线上!这就是“航海误差”。就好像做任何实验,都会存在误差一样。

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参照物太远,这样我们无法准确的在大概上辨认他。没有参照,我们就无法准确的把握好转向的时机,从而无法准确的进入下一航向。

当然,有人会说,我就是出去随便走走,不想制定什么计划航线,这也是可以的。

这时候,计划航线在海图上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扭曲的“S”线,这代表着我可以走任意的方向。之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只不过,怎么走都是走在去罗马的路上。这叫“不定航向”。

有了航向后,我们得确定我们的“航速”,这同样是一道数学题。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或者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抵达目的地的时间。

航速有最高航速以及经济航速。

如果我赶时间,我可以选最高航速,但是相对应的油耗高,这仅适用于短距离。就好像是100m冲刺。

如果我想省钱,我可以选经济航速,但路上花的时间更长,但适合长航。就好像是跑马拉松。

当然,如果我实际求出来的速度,并不能让我感觉到满意,我可以高低速配合,这同样是一个数学题!

你只需要设我低速跑的时间为“X”,所以高速跑的时间就是“总时间-X”,然后成立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就能分别求出跑低速和高速的时间。

所以,生活中,如果我们感到累了,就慢点儿跑,休息好了再上路;如果我们开心了,就加点儿速,我想,即便是最后的冲刺,我的脸上也必然是带着笑容和欢呼的!

最后,我们还得充分考虑各个海区的气象对我们航向航速的影响。我们需要查看海区气象图、海区浪高图等等。以便于我们的计划航线避开台风区、大浪区以及浓雾区等等。

制定好计划航线后,我们只需要把握好到达转向点的时间,定期核对自己航向的偏差,以及时间上的超前与落后情况。把长的航线分为几个阶段,设定好阶段性的目标,并不断的为之努力,这样,我们就能安全、平稳、准时的抵达航线的终点。

这时,又有人问了,我走到一半,不想按照原来的计划航线走了,可以嘛?那当然也是可以的!

我们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能把计划航线做到完美,尤其是远航。在航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情况,这就需要我们随时进行调整。这就叫“调整计划航线”。这也是为什么要用铅笔画航线的原因,以便于我们制定新的计划。

这样看来,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远航。出生即是起点,死亡就是终点。

在大海上航行,没有计划航线,就容易迷失方向。就好像我们的人生,一旦失去目标,就只能漫无目的的游荡。

计划航线上会有碍航物,就好像我们的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险阻。但是,只要合理的选择好转向点,碍航物也能成为我们转向时的参考物。

计划航线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的调整,就好像我们的人生状态不对时,我们也要及时进行调整。而且,什么时候调整都不算太晚!

计划航线的选择有很多,就好像我们的人生也有很多的选择,不管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只要我们不偏不倚的按着计划航线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那么,我的朋友,你还在等什么呢?你制定好你的人生计划航线了吗?

如果还没有,也没有关系,还记得“不定航向”吗?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偶尔放空一下自己也不错。

记得,人生的计划不要做的太满,给自己留下足够多的缓冲时间,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