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屿楫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家在何方

林大森站在海滩上,望着前方深邃的海洋。安达曼的傍晚总是如此绚烂,暗红的太阳挂在天际,宛若一只被烧红的铜锣。他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站在这片海滩上发呆,从最初的绝望,到中间的焦灼,再到现在的平静。曾几何时,每当看到远方的海面,他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颤抖,期望能看到一艘来自大明的船只驶来,把他和沈明月接回故土。可如今看着同样的海面,他的心境却悄然改变。

“又在这儿看海呢?“沈明月走到他身边,轻轻挽住他的胳膊。她的皮肤被安达曼的阳光晒得黝黑,却依然掩盖不住那股子明媚。

“是啊,“林大森笑了笑,“不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已经很久没想过回去的事情了。“

“我也是,“沈明月轻声说,“有时候夜里醒来,我会忘记自己是谁,忘记我们曾经生活在哪里。“

“那倒不至于,“林大森挠了挠头,“我的记性没那么差。只是感觉,越来越不想回去了。“

“这就是人的适应性,“沈明月眯起眼睛看向远方,“就像阿卡部落的那个巫医说的,人类像水一样,能够适应任何容器的形状。“

“那老家伙满嘴胡话,“林大森撇了撇嘴,“上次他说能用一片树叶治好我的牙疼,结果我疼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是苏丰年教给我的嚼草药方法才管用。“

“他那是让你磨炼意志,“沈明月笑道,“说起来,苏丰年那小子现在可是春风得意。娶了土著公主,生了个胖小子,成了部落的半个首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林大森哼了一声:“那也是他命好。谁能想到他那憨厚的样子居然能把公主迷得神魂颠倒?记得刚到岛上时,他连条鱼都不会捕,现在倒好,整天带着部落的勇士们猎猪打鹿,我看他早把大明给忘了。“

“你不也一样?“沈明月掐了林大森的腰一下,“前几天部落集会,你不是喝多了椰子酒,还教阿卡人唱《满江红》?唱着唱着自己都哭了。“

“那不一样,“林大森辩解道,“我那是思乡心切。“

“行了吧你,“沈明月摇摇头,“你现在比那些土著还土著。上个月你和卡拉姆比赛爬椰子树,差点没把自己摔成肉饼。“

林大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知道沈明月说的没错。这两年来,他们逐渐融入了这个部落的生活。起初他们还像是外来者,处处小心翼翼,随时准备应对危险。可现在,阿卡部落的人已经把他们当作自己人。林大森甚至在部落的议事会上有了发言权,而沈明月则成了部落里备受尊敬的医者,用她从大明带来的医术救治了不少族人。

“不过话说回来,“林大森若有所思地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真的有大明的船来到这里,我们是否要回去?“

沈明月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道:“我不知道。有时候我会想念杭州的西湖,想念街边的小吃,想念四季分明的景色。但是在这里,我们也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甚至还有了——“

她的话戛然而止,脸上泛起红晕。林大森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你怀孕了?“

沈明月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大概有两个月了,我本来想找个好时机告诉你的。“

林大森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一把抱住沈明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涌上心头。他们在这荒岛上相依为命这么久,从最初的互相嫌弃到后来的相濡以沫,如今又要迎来他们爱情的结晶。这个消息让林大森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既有喜悦,又有忧虑。

“我们要当爹娘了,“林大森傻笑着说,“我得去打更多的猎物,给你补身子。“

“别傻了,“沈明月笑道,“这里的水果和鱼虾已经够营养了。倒是你,别整天跟那些土著勇士玩命,小心把自己的命搭进去,让我们娘俩无依无靠。“

林大森郑重地点点头:“我保证,以后一定小心。“

“对了,“沈明月突然想起什么,“昨天卡拉姆的妻子来找我,说他们想邀请我们搬到靠近他们家的地方住。那边有个不错的山坡,视野开阔,而且离海也不远。“

“搬家?“林大森皱起眉头,“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不是挺好的吗?“

“是挺好的,但太小了,“沈明月解释道,“等孩子出生后,我们需要更大的空间。而且卡拉姆说,那边的土地更适合种植,我们可以开垦一块地,种一些从大明带来的种子。“

提到种子,林大森想起了他们随身携带的那些宝贵物品。当初漂流到岛上时,他们带了一些大明的物品,其中包括几种作物的种子。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小心保存着,没舍得使用。

“也好,“林大森点点头,“反正那边离苏丰年他们也不远,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说起苏丰年,林大森不禁感慨万千。那个当年只有十五岁的山东小伙子,如今已经长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仅娶了酋长的女儿为妻,还成了部落里最受尊敬的猎人之一。苏丰年和他的妻子塔米拉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明德“,一半是为了纪念大明,一半是因为苏丰年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对了,“沈明月突然想起什么,“今天早上我去看苏丰年家的小明德,那孩子越长越像他爹,憨态可掬的。塔米拉告诉我,阿卡部落的邻居部落马库里人前几天派人来访,说他们那里有几个和我们长得很像的人。“

林大森一愣:“和我们长得很像?你是说,可能是大明人?“

“有这个可能,“沈明月点点头,“塔米拉说,那些人是几年前从海上来的,可能是另一艘船的船员。“

林大森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如果真的有其他大明船员在附近的岛上,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郑和的船队曾经来搜寻过他们?又或者是另一艘同样迷失的船?

“我们得去看看,“林大森说,“如果真的是大明人,我们应该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也许他们还在想办法回去。“

“嗯,“沈明月点点头,但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犹豫,“不过,我们是去告诉他们留下来,还是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回去?“

这个问题如同一枚石子,投入林大森平静的心湖,激起一圈圈涟漪。是啊,如果真的有机会回去,他们会选择回到大明吗?这个问题曾经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会“,但现在,林大森不那么确定了。

“我们先看看情况再说吧,“林大森最终说道,“也许那些人已经和我们一样,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许吧,“沈明月轻声说,“不过无论如何,能见到同胞总是好事。“

他们沿着海滩慢慢走回部落。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传来阿卡人的歌声和笑声,篝火的光芒在暮色中闪烁。这是他们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光景,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林大森突然停下脚步,望向远方那片已经变得模糊的海面。他曾经以为,家是遥远的彼岸,是大明的土地,是繁华的都市。可如今,当他回头看着身边的沈明月,看着不远处阿卡部落的村庄,他忽然明白,家,或许就是此刻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是能让他感到安心和幸福的地方。

“怎么了?“沈明月问道。

“没什么,“林大森微笑着摇摇头,“只是在想,家到底在哪里。“

沈明月理解地点点头,挽着他的手继续向前走:“无论家在哪里,只要我们在一起,就都是家。“

夜色渐浓,林大森和沈明月融入了部落的灯火中。明天,他们将启程去寻找那些可能的同胞,但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第二天一早,林大森和沈明月就准备动身前往马库里部落。苏丰年得知消息后,主动提出要和他们一同前往。

“我对那边的路很熟悉,“苏丰年说,“而且马库里人认识我,有我在,你们会更安全。“

林大森看着眼前的苏丰年,不禁感慨万千。记得刚到岛上那会儿,苏丰年还是个整天惊慌失措的毛头小子,动不动就被蚊子咬得满脸是包,抓条鱼都能把自己摔进水里。如今的他,皮肤黝黑,肌肉结实,眼神坚定,完全是个经验丰富的岛民了。

“好啊,“林大森爽快地答应了,“有你带路最好不过。不过,塔米拉和小明德怎么办?“

“他们会没事的,“苏丰年自信地说,“塔米拉可不是普通女人,她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再说了,这里是她的家乡,她比我们任何人都更了解这里。“

塔米拉是酋长的女儿,从小在部落中长大,精通狩猎和采集,甚至比部落里的许多男人都强。苏丰年当初就是被她的勇武和智慧所吸引,虽然两人之间发生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情,但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等一下,“沈明月突然想起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带些礼物过去?毕竟是拜访另一个部落。“

“这个我已经准备好了,“苏丰年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几个编织袋,“这里有些我们平时交换的物品,还有一些我做的木雕。马库里人很喜欢这些东西。“

林大森笑着拍了拍苏丰年的肩膀:“看来你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啊。“

苏丰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我有时候还是会想起山东的家。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想起我娘做的饺子,想起家乡的麦田和小河。但是现在,“他看了看不远处正在和其他女人告别的塔米拉和她怀中的小明德,“我在这里也有了家,有了牵挂的人。“

林大森明白苏丰年的感受。这些年来,他们都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再到融入的过程。尤其是当他们与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甚至组建了家庭后,回去的念头就变得越来越模糊。

当天上午,林大森、沈明月和苏丰年告别了阿卡部落的族人,踏上了前往马库里部落的旅程。按照苏丰年的说法,马库里部落距离他们大约两天的路程,需要翻越一座小山和穿过一片茂密的丛林。

路上,苏丰年不停地向他们讲述着关于马库里部落的事情。马库里人与阿卡人虽然是邻居,但两个部落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有时候为了一块狩猎地或者一片渔场,两个部落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不过近年来,在苏丰年和其他几个部落长老的调解下,两个部落已经建立了相对和平的关系,甚至开始了一些物品的交换活动。

“马库里人最擅长的是航海,“苏丰年解释道,“他们有比阿卡人更先进的船只,能够在海上航行更远的距离。如果真的有大明的船员在他们那里,很可能是被他们从海上救起来的。“

“那些人在马库里部落生活得怎么样?“沈明月关切地问道。

“据我所知,马库里人对外来者的态度比较友好,尤其是如果这些外来者能够带来新的知识或技术,“苏丰年回答,“不过具体情况还得等我们到了那里才能知道。“

第一天的行程相对顺利,他们沿着海岸线前进,只需要偶尔穿过一些茂密的植被。傍晚时分,他们在一处海湾旁扎营。苏丰年熟练地搭起了简易的棚子,又生起了火。林大森和沈明月则负责准备晚餐,他们在附近捡了些贝类,又用简易的鱼叉捕了几条鱼。

夜幕降临,篝火映照着三人的脸庞。远处的海浪声和林中的虫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大自然的交响曲。

“你们知道吗?“苏丰年突然说,“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我们没有遇到那场风暴,没有漂流到这个岛上,我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林大森沉思了一会儿:“我可能会继续在船上当一个小小的文书,记录着每天无聊的航海日志,然后回到大明后,找个清闲的差事,娶妻生子,平平淡淡地过完一辈子。“

“我可能会回到家乡,继续当一个郎中的女儿,“沈明月轻声说,“然后嫁给一个我父亲看中的男人,过着被规矩束缚的生活。“

“而我,“苏丰年笑了笑,“可能会回到山东老家,继承我爹的一亩三分地,做一辈子农民。“

三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庆幸。虽然他们失去了回到故土的机会,但却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找到了自由和新生。

“说起来,“林大森想起一件事,“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在这里的后代,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会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大明吗?他们会说我们的语言,延续我们的文化吗?“

这个问题让三人都陷入了沉思。确实,当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当一代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与大明的联系会不会逐渐淡化,最终消失?他们现在所珍视的记忆和文化,会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冲刷殆尽?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给儿子取名'明德',“苏丰年最终打破了沉默,“我希望即使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我们的后代也能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记得我们的祖先曾经的智慧和美德。“

林大森和沈明月默默点头。是啊,无论他们最终选择留下还是离开,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他们都有责任将自己的文化和记忆传递下去,让大明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燃烧。

第二天一早,他们继续赶路。这一天的行程比前一天要艰难得多,他们需要翻越一座小山,然后穿过一片茂密的丛林。好在苏丰年对这条路已经相当熟悉,他带着林大森和沈明月避开了危险的区域,选择了相对安全的路线。

到了傍晚,他们终于看到了马库里部落的村庄。与阿卡部落相比,马库里人的住所更加整齐划一,房屋也更加牢固。村庄建在一个小山坡上,居高临下,能够俯瞰整个海湾。在海湾的沙滩上,停泊着几艘看起来相当精良的大型木船。

“那就是马库里人的船,“苏丰年指着那些船只说,“比阿卡人的船要大得多,也坚固得多。他们能用这些船在海上航行数天不停歇。“

林大森惊叹地看着那些船只,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希望:如果这些船真的能够远航,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回到大明?但随即,他又想起了沈明月怀孕的事情,想起了他们在阿卡部落的生活,以及那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

“走吧,“苏丰年说,“我们先去见马库里部落的首领,然后再打听那些可能是大明人的外来者。“

他们刚走到村庄入口,就被几个手持长矛的马库里战士拦下。苏丰年上前用当地的语言与他们交谈,然后向林大森和沈明月解释:“他们说首领正在等我们,已经听说了我们要来的消息。“

在战士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一个比其他房屋更大更气派的建筑前。这是马库里首领的住所,外面装饰着各种动物的头骨和羽毛,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威严。

首领萨穆尔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脸上刻着复杂的纹身,表情严肃而威严。当苏丰年向他介绍林大森和沈明月时,他的表情略微缓和,甚至露出了一丝好奇。

经过一番交谈,他们终于得知,确实有一群和他们长相相似的外来者在马库里部落生活。这些人是在三年前被马库里人从海上救起的,当时他们的船在风暴中受损,漂流到了附近的海域。

“他们现在在哪里?“林大森迫不及待地问道。

苏丰年翻译了这个问题,萨穆尔指了指村庄另一侧的一片区域,说了几句话。

“首领说,那些外来者住在村庄的西边,他们有自己的一片区域,“苏丰年翻译道,“他们已经和马库里人相处得很好,有些人甚至娶了马库里的女子为妻。“

林大森和沈明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激动和期待。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说的竟然是他们的母语普通话:

“这位仁兄可是从大明来的?“

三人猛地转过身,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衣着打扮虽然有些像当地人,但面容无疑是大明人的样子。

林大森一时语塞,沈明月率先反应过来:“正是!我们是郑和船队上的成员,几年前在风暴中失散,漂流到了附近的岛上。“

那人闻言大喜,快步走上前来:“在下张鹤,原为郑和船队第五船的水手。几年前在一场风暴中,我们的船与主队失散,漂流至此。没想到在这蛮荒之地,还能遇到同胞,真是上天垂怜啊!“

林大森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张兄,请问还有多少大明同胞在此地?“

“共有十二人,“张鹤回答道,“不过其中有三人已经娶了当地女子为妻,安心在此地生活。其余的人,包括在下在内,一直没有放弃回到大明的希望。“

听到这里,林大森和沈明月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他们为能够遇到同胞而高兴;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是否要跟随这些人一起寻找回家的路,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犹豫。

“张兄,“林大森试探着问道,“你们有找到回去的方法吗?“

张鹤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有!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研究马库里人的造船技术,并且结合我们大明的航海知识,已经打造了一艘能够远航的大船。如果风向和海流有利,我们有信心能够航行到安南或占城等地,从那里再寻找回大明的路。“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林大森和沈明月的心。他们曾经朝思暮想的回家之路,如今竟然就在眼前。但是,当他们真正面对这个选择时,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不舍。

“什么时候启程?“林大森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最快一个月后,“张鹤回答,“我们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淡水和食物,并且选择一个风向合适的时节。“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做出决定了。林大森看了看沈明月,又想起了她怀孕的事情,心中更加纠结。回到大明,意味着他们的孩子能在文明的环境中长大,接受良好的教育;但留在这里,意味着他们可以继续过着已经习惯的生活,远离朝廷的纷争和礼教的束缚。

“张兄,“林大森最终说道,“容我们考虑一下。这个决定关系重大,我们需要时间思考。“

“理解,理解,“张鹤点点头,“诸位请随我来,我带你们去见其他同胞。“

在张鹤的带领下,林大森、沈明月和苏丰年来到了马库里部落的西区,那里住着从大明来的船员们。看到同胞的那一刻,三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虽然分属不同的船只,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相遇,让他们感到一种特殊的亲切和温暖。

当晚,他们在篝火旁与这些久别的同胞畅谈,交流着各自的经历和见闻。那些已经决定留下的人,讲述着他们如何爱上这片土地,如何与当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而那些计划回去的人,则描述着他们对故土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

夜深了,当其他人都已入睡,林大森和沈明月独自站在马库里村庄的高处,眺望着远方的海面和星空。

“你怎么想?“林大森轻声问道。

沈明月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我不知道。当听到有可能回去的时候,我既激动又恐惧。激动的是终于有机会再见到亲人和故土,恐惧的是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初离开的那个人了。“

林大森点点头:“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而且,想到你现在怀孕了,我更加担心。在海上航行那么远的距离,风险太大了。“

“不仅如此,“沈明月接着说,“我们在阿卡部落已经有了自己的位置,有了尊严和价值。回到大明,谁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也许是功成名就,也许是无人问津,甚至可能遭受牵连。“

确实,在大明朝廷的政治环境中,郑和下西洋本身就充满了争议。万一他们回去后,朝廷的风向已经改变,不再支持航海事业,那么他们这些漂流归来的船员,很可能不会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反而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还有一点,“林大森想起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出生长大,会被当作这片土地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带他回大明,他将永远是个异类,不被理解,也许还会遭受歧视。“

沈明月点点头:“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的孩子可以自由成长,不必受到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而在大明,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法,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指指点点。“

林大森望着星空,长叹一口气:“人生在世,难道不就是为了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安心的地方吗?无论那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在熟悉的故土。“

“你已经有答案了,是不是?“沈明月看着他的眼睛问道。

林大森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想我们应该留下。这里虽然没有大明的繁华与文明,但却给了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快乐。更重要的是,“他轻轻抚摸着沈明月的小腹,“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而不是在茫茫大海上冒险。“

沈明月眼中闪烁着泪光,她紧紧握住林大森的手:“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几年来,我们已经把阿卡部落当成了自己的家,那里有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的生活。至于大明...“她顿了顿,“它会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但也许不再是我们的归宿。“

次日清晨,他们向张鹤和其他准备回去的同胞表明了自己的决定。出乎意料的是,张鹤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

“其实我猜到你们会这么选择,“张鹤说道,“我看得出来,你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大明还有年迈的父母,我可能也会选择留下。这里的确有种奇特的魅力,让人不想离开。“

林大森感激地握住张鹤的手:“张兄,祝你们一路顺风,希望你们能平安回到大明。如果可能的话,请帮我们带个口信给我们的家人,告诉他们我们过得很好。“

“一定,“张鹤郑重承诺,“我会告诉他们,你们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幸福。“

临别前,张鹤拿出一样东西交给林大森:“这是我随身携带的《大明律》,虽然在这里没什么用,但也许对你们和你们的后代有所帮助,至少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祖先的文化。“

林大森接过这本厚重的书籍,心中涌起一阵感动。这是他们与大明最后的联系,也是他们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回程比来时要轻松许多,不仅因为他们已经做出了决定,心中的负担放下了,也因为马库里人派了几个向导和护卫陪同他们。

路上,苏丰年突然问道:“你们真的不想回去吗?那可是我们的故乡啊。“

林大森看了看沈明月,笑着回答:“故乡不只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情感和归属。现在,这片岛屿就是我们的故乡,因为我们的心已经扎根在这里。“

“再说了,“沈明月补充道,“看看你,苏丰年,难道你还想离开塔米拉和小明德吗?“

苏丰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当然不想。我只是觉得有些遗憾,也许这辈子都见不到故乡了。“

“没关系,“林大森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小大明',把我们的文化和记忆传承下去。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的后代强大起来,他们会主动踏上寻根之旅,重新与大明建立联系。“

三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希望和憧憬。

回到阿卡部落后,林大森和沈明月没有犹豫,立即着手准备新居。他们选择了那片卡拉姆提到的山坡,开始建造一座更大、更坚固的房屋,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做准备。

村民们得知他们决定留下来,都热情地前来帮忙。有的帮忙搬运材料,有的协助盖房,还有的送来食物和生活用品。这一切让林大森和沈明月倍感温暖,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

一天傍晚,当新居的框架已经完成,林大森和沈明月坐在门前的小坡上,欣赏着眼前的风景。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整个村庄,以及远处波光粼粼的大海。

“你知道吗,“林大森突然说道,“我以前常常想,如果我们当初的船没有遇到风暴,如果我们没有漂流到这里,我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沈明月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相爱,永远不会有这样的自由。我们会按照既定的轨道生活,做那个时代要求我们做的人。“

“是啊,“林大森感慨道,“命运有时候看似是个玩笑,实际上却是在引导我们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沈明月突然抓住林大森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感觉到了吗?他在动!“

林大森屏住呼吸,果然感受到了一股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力量。那是生命的律动,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也是将他们与这片土地紧密连接的纽带。

“我们应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林大森问道,眼中满是期待。

沈明月思考了一会儿,说:“如果是男孩,就叫林归安,寓意我们已经找到了归宿,内心安定;如果是女孩,就叫林新月,象征在这片新土地上开始的新生活。“

“都很好,“林大森满意地点点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勇敢地面对未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林大森和沈明月依偎在一起,望着这片已经接纳了他们的土地。从天涯漂泊到安身立命,从彷徨无助到安居乐业,他们终于在这个遥远的海岛上找到了答案。

家,不是你出生的地方,而是能让你的灵魂安歇的港湾。而现在,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港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在往后的日子里,当张鹤和其他同胞乘船离去,当林大森和沈明月迎来自己的孩子,当他们将大明的文化与智慧传递给岛上的居民,他们越来越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家在何方,从来不是由地理位置决定,而是由心灵的归属感决定。对于林大森和沈明月来说,他们的家,就在这片被命运选中的土地上,在他们相爱并决定共度余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