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14 17:40:46
封面
版权信息
编委会名单
主编简介
序
前言
第一篇 基础学科
第一章 皮肤的胚胎学、解剖学与组织学
第一节 皮肤的胚胎学
第二节 皮肤的解剖学
第三节 皮肤的组织学
第二章 皮肤的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作用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作用
第三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
第四节 分泌和排泄作用
第五节 皮肤的感觉作用
第六节 毛发和甲的生理
第七节 皮肤的代谢作用
第八节 皮肤的免疫作用
第九节 黑素的生成和代谢作用
第十节 上皮角化作用
第十一节 皮肤的呼吸功能
第十二节 皮肤的内分泌调节
第十三节 皮肤内的有关介质
第十四节 皮肤结缔组织代谢
第十五节 皮肤老化
第三章 皮肤组织病理学
第一节 皮肤组织病理的价值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的规范化
第三节 皮肤组织病理的一般组织改变
第四节 浸润真皮细胞的基本形态特点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
第四章 皮肤病与免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免疫系统基本构成
第三节 淋巴细胞发育与抗原识别
第四节 皮肤免疫系统
第五节 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
第五章 皮肤病与分子生物学进展
第一节 遗传性皮肤病的分子诊断
第二节 感染性皮肤病的病原体鉴定
第三节 皮肤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第五节 多基因性皮肤病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第六章 遗传性皮肤病基础
第一节 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遗传性皮肤病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节 鉴定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的研究策略
第四节 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
第七章 皮肤病的病因、症状与诊断
第一节 皮肤病的病因
第二节 自觉症状
第三节 他觉症状
第四节 临床诊断
第六节 皮肤镜
第七节 反射共聚焦显微镜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论中国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
第一节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二节 微观研究促进皮肤科中西医结合
第九章 中医皮肤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中医皮肤病学基础
第二节 皮肤病的诊断与辨证
第三节 皮肤病的治疗
第十章 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
第一节 循证医学
第二节 精准医学
第二篇 感染性皮肤病
第十一章 病毒及立克次体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病毒感染
第二节 立克次体病
第十二章 球菌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皮病
第二节 毛囊炎
第三节 毒素介导的皮肤疾病
第四节 软组织感染
第五节 甲沟炎
第十三章 杆菌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麻风
第二节 皮肤结核病
第三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第四节 棒状杆菌感染
第五节 其他杆菌感染
第六节 动物源性传染病
第十四章 螺旋体所致皮肤病
第一节 雅司、地方性梅毒及品他
第二节 莱姆病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十五章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第一节 表浅真菌病
第二节 皮肤癣菌病
第三节 皮下组织真菌病
第四节 系统性真菌病
第五节 类似真菌微生物感染
第十六章 寄生虫、昆虫叮咬及其他生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 原虫性皮肤病
第二节 蠕虫性皮肤病
第三节 节肢动物性皮肤病
第四节 其他生物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