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办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曲径通幽,有些话最好绕着弯子说

说话直来直去,想什么说什么,固然是一种好习惯,可有时难免遇到不便直说、不忍直说、不能直说的情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某些场合说话还是要讲究一点技巧,比如故意说些与本意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委婉含蓄地表达原来想要直说的话。

委婉含蓄胜过口若悬河

在人际交往中,当谈话的内容或目的可能触及他人的利益、尊严、荣誉、能力、品德、隐私或者忌讳时,当直接、清楚、明白的表达会带来不良后果时,必须坚持委婉含蓄原则。委婉含蓄地暗示自己的意思比直接明了地说出自己的本意更加礼貌、文雅并且尊重对方,同时也更加模糊、有回旋余地和耐人寻味。

含蓄是说话的艺术,它既体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技巧,同时也表达了对听众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信任。在这个不断外露的年代,含蓄之美显得更加富有韵味。

当我们谈起《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时,马上就会想起他心直口快“直炮筒”的形象。不过,直率的鲁智深有时也懂得委婉,说话也有含蓄的时候。电视剧《水浒传》中,在演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削发为僧。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法师问道:“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持否?”

智深回答:“能。”

法师又问:“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持否?”

智深回答:“能。”

法师再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智深犹豫了。

法师最后高声催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智深回答了一句:“知道了。”

法师要求鲁智深不近女色不饮酒,他能做到,但要他不惩杀世间的恶人,实在难办。但若此时回答“不能”,法师肯定不许他剃发为僧了,这样他就无处藏身了。因此鲁智深灵活应付,含蓄委婉地回答了一句“知道了”,既在法师面前过了关,又没违背自己的本意,可谓是两全其美。

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委婉是一种颇有奇效的粘合剂,以一种坦诚开放的沟通方式来对待对方的同时,也尊重了他人的感受,避免了无谓的伤害。所以,懂得语出委婉的人也是一个说话高手。

1887年3月8日,美国最伟大的牧师、演讲家亨利·华德比奇尔逝世。华德比奇尔影响力巨大,被世人评价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为了纪念他,一个演讲纪念大会即将举行,莱曼·阿尔伯特应邀向那些牧师们演说。

阿尔伯特把自己的演讲稿改了又改,做了一番润色后,读给了妻子听,让她提意见。妻子听后感觉写得很不好,就像大部分写好的演讲稿一样。假如她的表达力不够,她可能就会说:“莱曼,你写得太糟糕啦,这样不行。你如果真的给听众读了这样的稿子,他们肯定都会睡着了,这听起来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你都已经演讲这么多年了,怎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说话呢?你难道不能表现得自然一些吗?”但是,幸好她没有这样说,反而是含蓄地说:“莱曼,这篇演讲稿如果刊登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将会是一篇极佳的文章。”

莱曼·阿尔伯特明白了妻子的意思,她既称赞了这篇演讲稿写得很好,但同时又很巧妙地暗示,要是把这篇演讲稿用来演说,将不会有好的效果。于是,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原稿撕掉,后来演讲时甚至都不用笔记了。

就说话本身而言,无所谓好坏、得失。但从听者而言,却有合适与不合适的问题,如果说话直来直去,没有“心机”,不仅会伤人自尊,也会反伤自己。所以,在生活中,当我们很想表达一种内心的强烈愿望,但又觉得难以启齿时,不妨借助于“含蓄”。

含蓄是一种情趣,一种修养,一种韵味。缺少情趣,缺乏修养,没有味道的人,难有含蓄。丘吉尔说过的话中有一句话最让人难忘:“英国在许多战役中都是注定要被打败的,除了最后一仗。”这既体现了英国的力量,也体现了委婉含蓄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委婉含蓄的语言并不等于晦涩难懂。它的表现技巧首先建立在让人能听懂的基础上,然后要注意使用范围。如果说话晦涩难懂,便毫无委婉含蓄可言;如果使用委婉含蓄的话不分场合,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

别让口无遮拦害了你

记得曾经看到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母熊安排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

第二天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款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骚臭味。”母熊心里虽然愤愤不平,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樵夫照它的话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你头上的伤好了没有?”

母熊回答道:“斧伤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的确,没有人能彻底忘掉别人对他的侮辱,即使那个人曾经有恩于他。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弥补你在语言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生活中,有些性格十分直爽的人,他们与人交谈总是有啥说啥,口无禁忌,嘴无遮拦。假如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大家彼此很了解,知道你的个性,心直口快可能还不算你的一个缺点。假如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们都对你不熟悉,而你不分场合地点,不分谈话对象,一律口对着心,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语言的大忌了。一个聪明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是从不会把话说死、说绝,说得对方脸上无光的。

曹操与杨修的故事我们都比较熟悉,杨修之所以被曹操杀害,就是因为屡犯说话的大忌——口无遮拦。

一天,曹操收到一盒酥,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曹操听了心里很不高兴。

曹操恐怕有人暗杀他,便假装说自己在梦中好杀人,更杀了一个近侍并假装痛哭,之后厚葬那人,目的是杀一儆百。杨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自恃聪明去揭发曹操。他毫无顾忌地对着近侍的尸体说:“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在梦中。”曹操得知后更加嫉恨杨修。

身为魏王的曹操,得知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杀,便亲率二十万大军为他报仇,不想屡遭挫败。这天,曹操看到厨房送来的鸡汤,觉得目前的战局很像啃鸡肋骨,丢掉舍不得,要吃也没什么肉。此时,大将夏侯惇来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而答:“鸡肋!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听到这一口令,随即吩咐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惊问何故,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将要退兵。鸡肋,是要吃无肉,丢掉可惜。现在的战局也正是这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不如早归。我料定魏王来日必要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时慌乱。”

夏侯惇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也收拾起来,准备班师回朝。曹操知道后大怒,以“乱我军心”论罪,将杨修处斩了。

杨修虽然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屡次道破了曹操的意图,这是曹操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古人说:“难得糊涂。”告诫我们即使看透了对方的意图,也不要当面说出来,否则会让对方难堪,还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患。

话说得好,小则可以安乐,大则可以兴国;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丧身辱国。生活中很多不愉快的事儿,起源多在口无遮拦上,所以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只要我们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注意保全别人的面子,许多语言伤害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借鉴:

1.不要当场揭露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显摆自己聪明的朋友、同事、领导。爱慕虚荣、爱面子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态。这时,即使你看透了他的伎俩不过如此,也不要当面揭发。要装作很好奇,很羡慕的样子,聆听对方的话。这样不仅给对方留足了面子,而且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才能得到了认可和赞赏,大家一起乐呵,何乐而不为。

2.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般场合中,在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你可以先说“你的某某事做得挺好,效果、反应都不错”,然后,你再用“就是”“但是”“不过”等来做文章。谁都知道“但是”后面的才是真正要说的话,但前面的话一定要说,因为在中国它不是假话,也不是废话,而是为营造一种和谐气氛所说的客气话。你若直来直去,对方必然会觉得你扫了他的面子,心中深感厌恶。所以,拐弯抹角的话少不了。

3.善于聆听

有人说,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尽量在别人面前少说话,特别是议论别人的话题。我们要打开耳朵,敞开心胸,以平等的姿态坦然地接纳不同的声音。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劝诫,哪怕是一句嘲讽,都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懂得聆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保守秘密

在职场上,要保守公司的秘密;在生活中,要保守朋友的秘密。一般同事之间,都对公司的内部消息怀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你知道公司的某些内部消息,千万不可随意告诉同事。如果让管理人员知道了,即使不被解聘,也不会有升职的希望。朋友告诉你他的秘密,说明他信任你。如果你不假思索地在他人面前公布朋友的秘密,不仅会失去友谊,就连听的人也会觉得你是个不可靠的人。

总之,口无遮拦是说话的大忌,当你毫无顾忌地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的时候,危险和灾祸可能就在悄悄地靠近你了,而你却全然不知。别让口无遮拦害了你,一个聪明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是从不会不顾对方感受,信口开河的。

曲径通幽,有些话最好绕着弯子说

孙犁在《荷花淀》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女人们到底还是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到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服。’‘我有句要紧的话要和他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要叫我再去看看——有什么看头啊!’”

这几个青年妇女的丈夫都参军走了,她们都想去驻地探望一下自己的丈夫。但因为害羞,不好当着众人的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各自都找了一个借口,绕着弯子表达出了自己的本来意愿。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堡垒,把自我缩藏在里面,有时候你的直言直语恰好把他的堡垒攻破,把人家从里面揪出来。因此,能不讲就不要讲,要讲就拐个弯,点到为止。

据说,有一位商人见到诗人海涅(海涅是犹太人),对他说:“我最近去了塔希提岛,你知道在岛上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吗?”海涅说:“是什么?”商人说:“在那个岛上,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海涅回答说:“那好办,要是我们一起去塔希提岛,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了。”

这里商人把“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显然是暗骂“犹太人与驴子一样,无法到达那个岛”,而海涅则听出了对方的侮辱和取笑,回答时话里有话,暗示这个商人是个驴子,使商人自讨没趣。

这就是曲径通幽,对话时不直截了当,而是从侧面切入,暗中点明自己要说的话的主要含义。将话说在明处,而含义却藏在话的暗处。

在我们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让人不便、不忍或者是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内容,这个时候就要将“辞锋”隐遁,或者是把“棱角”磨圆一些,让语境软化一些,好让听者更容易接受。

战国时,触龙劝说赵太后同意让小儿子到齐国去做人质,就是采用了这种“迂回”的手法。他在众大臣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前去劝说,先是关心太后的身体健康,而后又向太后请求为自己的小儿子安排工作,在一步一步打消了太后的思想顾虑后,又用“激将法”说她是爱自己的女儿胜于爱小儿子,再接下去便道出了“为之计深远”的大计,最终说服太后让小儿子去了齐国做人质。

假设一下,如果触龙直接就去劝说,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他很聪明,在步入正题前先做一个“铺垫”,说话“迂回”一些,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出重点,这样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同游览古典园林“曲径通幽,渐入佳境”。

总之,说话不一定要直来直去,有些话绕着弯子说,不仅让人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深得人心。毕竟春风袭人的语言,人人都爱听。

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美

从古至今,谎言都一直被人们所反感,以致于受到人们的唾弃与蔑视。因此,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一提到谎言,人们自然而然就把它等同于小人、骗子。相信我们在小的时候,《撒谎的孩子》这个故事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人人都想做一个诚实的人,人人都想远离谎言,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社会交往中,不会说谎甚至从不说谎的人,却会四处碰壁,且经常得罪人,即便将话说得再委婉,在多数情况下,仍难以摆脱困境。比如:别人为工作调动或为亲戚找工作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找你帮忙,而你又无能为力,爱莫能助时,你会如何处理呢?这时候就需要以善意的谎言来委婉地加以拒绝。

对于别人的请求,有很多时候,出于各种原因,比如碍于面子、对方来头大等,不能马上拒绝别人。这时,一个方法是婉转地拒绝,更圆滑的方法则是,不妨先答应下来,然后再用反悔给他一个交代。

假如你马上一口拒绝的话,那么,对方极可能就会认为你是不肯帮助他,你们的关系甚至会因此而僵化。说不定以后你可能有什么事要找他帮忙,尽管别人是有能力帮助你的,但对方却记起前“仇”以牙还牙。因此,最好就是说个善意的谎言,使对方认为你已尽职尽力地为他服务了。

在工作中,当我们满怀信心走进办公室时,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分寸。有时为了生存,要说说谎,这不是教你使诈,而是因为实话实说会害己害人。很多时候,实话只会换来一道好菜——被上司炒鱿鱼。

林慧敏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一天下班后,她和同事小雅走在一起。小雅这几天因为和上司的关系很紧张,所以心情很郁闷,她们边走边聊,小雅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数落上司的不是,最后,还把上司大骂了一通。

不久,上司在林慧敏面前谈起了小雅,对小雅的表现很不满,还问林慧敏,是否听到过小雅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林慧敏是个诚实的孩子,她该怎么办呢?和上司说谎不是她的风格,但如果把小雅的事情告诉上司,上司就会对小雅记恨在心,找机会教训小雅。而且精明的上司也会想到:你林慧敏在我面前可以说别人的坏话,那么在别人面前也会说我的坏话。因此,就会对林慧敏产生一定的防备心理。

最终,林慧敏选择了不告诉上司,而是在上司和小雅中间建起一座修补的桥梁,这点让上司十分欣赏她。

可见,使用谎言能让三方都得到好处,而讲实话会让每个人都受到损害。所以,在职场人际关系中,某些善意的谎言有特殊的作用。

曾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男士得了肾衰竭,需要换肾,按计划本来是要换弟弟的肾给他,可是化验结果不匹配,恰恰只有年迈多病的母亲的肾合格,如果这位男士知道肯定不同意移植。为了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全家人开始了有计划的说谎,共同欺骗这位男士。

其实,由于手术时间推迟一天,加上三天没见母亲的面等情况,聪明的男士早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为了不让大家担心,他也是用谎言应付大家,假装不知。直到最后康复出院才真相大白。

这样的谎言不美丽吗?它体现了多么美的人间真情啊!

雨果说过“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人在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候,从善意出发说出的谎言,反映出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理智的光芒,而不是罪恶。

生活中有一句俗话:会做媳妇的两头瞒,不会做媳妇的两头传。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不要用诚实的态度去对待,适当说一些假话,什么都会过去的。

不得不说,善意的谎言,是人生的滋养品,也是信念的原动力。它可以使人心里燃起希望之火,让人确信世界仍有真爱、信任与感动,因而找到更多笑对生活的理由,使人不由自主地努力争取,战胜脆弱,更加游刃有余地生活。

运用激将法,故意进行相反的劝告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当一个人缺乏完成某项任务、改掉某种缺点的信心和决心时,用言词去激励使其振奋精神、坚决完成任务或彻底改掉缺点,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说,激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当有些人的自尊心受到了自我压抑或者由于遭受挫折、犯了错误及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了自卑感,而我们用其他方法不能使他振作起来并接受我们的意见和主张时,我们就故意贬低他,刺激他,从而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起来。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对孙权说:“将军,如果您认为吴、越之众能与曹操相抗衡,就应该和他断绝一切联系,下定决心抗击曹军;如果您认为无力和曹军对抗,那就不如放下武器,解甲投降,向他称臣。现在将军您表面上假装服从他,向他投降,而内心又迟疑不定,形势已经如此紧迫,但您还不做出决定,这样祸患马上就要来临了!”

孙权反问:“如果像你所说的那样,兵微将寡的刘备为何不向曹操北面称臣呢?”

诸葛亮说:“从前有个田横,他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尚且不肯对汉高祖称臣;何况刘皇叔是汉室后裔,英才盖世,天下仰慕,怎么会向曹操称臣呢?”

诸葛亮的一席话,正中孙权痛处。孙权一向以英雄自居,而今若投降曹操,还算什么英雄?连势力不如他的刘备都不投降,保持英雄本色,叫他投降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因此,孙权被诸葛亮的一席话激得热血上涌,当即表态,与刘备联合起来抗击曹军。

在交谈中,正确运用巧言激将法,一定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诸葛亮就是用言语激将,因势利导,达到了“请君入瓮”的目的。

在职场,有时候用激将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用激将法,需要企业管理者在任用这个员工之前先假装轻视他的能力,并且明白无误地表现出对他能力的怀疑、担心和不信任,让对方感到气愤、不服气,从而激起他心中的好胜心,更加努力地争取展现自己的能力,甚至给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标,让自己面临更大的挑战。

某厂改革用人制度,决定对中层干部张榜招贤。榜贴出后,大家都看着能力技术俱佳的技术员小李。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小李犹豫不决。

这时,一位老工人直言相激:“小李,你不是大学的高材生吗?大家巴望着你出牌呢。没想到,你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真是个窝囊废!”

“说我是窝囊废?我非干出个样儿来不可!”小李说完就跳起来,当场揭榜出任了车间主任。

古往今来,激将法屡试不爽。性格倔强的人,十分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其实就是一种逆反心理,对所有不符合自己想法的观念都听不进去。对于这种人来说,“请将不如激将”,如果正面劝说没有效果,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就能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明朝的哲学家王守仁曾经说过:“天下事或激或逼而成者,居其半。”这句话就指出了“激将”的作用,意思是说,天底下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有一半是激出来的。上面的故事中,诸葛亮故作羞辱的一番言论,激起了孙权心中的斗志,最终孙刘联军击败了曹操,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实现了诸葛亮的战略设想,这算是激将的最高境界吧。

在交谈中,正确运用巧言激将法,一定能收到积极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激言有时不是简单的否定、贬低,而是“激中有导”。用明确的或具有诱导性的语言把对方的热情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说话办事的高手。

正话也可以反着说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是“声东击西”,而正话反说正是追求这种效果。指哪并不打哪,而在别人毫无知觉时,靠突袭得手。

正话反说,也即反语,就是说出的话,跟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表面褒扬,其实贬斥;表面否定,其实肯定。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反说出来的话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流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信息。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名叫优孟,他善于在谈笑之间劝说国君。楚庄王有匹爱马,他看重这匹马远远超过人。大臣们知道楚庄王不对,却不敢直谏。优孟因侍奉庄王多年,熟知庄王的性情,知道对此时的庄王,忠言直谏、强行硬谏肯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干脆从称赞、礼颂楚庄王“贵马”精神入手,进行劝谏。

优孟说:“请让我为大王用葬六畜的办法来葬马吧:用土灶作外椁,用大锅作棺材,用姜枣作调味,用木兰除腥味,用禾秆作祭品,用火光做衣服,把它葬在人的肚肠里。”

于是,庄王听从优孟的劝谏,派人把马交给掌管厨房之人去处理,不让此事传扬出去。

优孟采用的办法就是正话反说,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及众大臣的意愿,让楚庄王接受。

正话反说是交谈中的技巧之一,其特点就是字面意思与本意完全相反,让听者自觉去领悟,从而接受你的意见。

有一位著名主持人到咖啡店喝咖啡,咖啡端上来时,咖啡店老板才认出他是名人。于是,他客气地请这位主持人对咖啡店提点意见。

主持人看了看桌上的咖啡,差不多只有半杯的量,便微笑着对他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立马多卖出两杯咖啡。”老板赶忙追问:“什么办法?”主持人说:“你只要把杯子倒满即可。”

听闻此言,老板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主持人正话反说,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咖啡量太小,却并未让老板感到难堪,反而使气氛显得活泼和谐,着实高明。

在说话时如果巧妙运用富有感染性和迁移性的语言抒情达意,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可以使话语含蓄风趣,跌宕多姿,产生出人意料的“笑果”,幽默更会使对话变得耐人寻味,为其增辉添彩。

郭德纲的相声《梦中婚》里,有一段发财后自我吹嘘的部分,采用了正话反说的技巧:“发财了,什么好吃我吃什么,拣贵的吃!吃削面;拉面,一碗宽的一碗细的;牛肉面;方便面;买俩肉串,一个大腰子;吃龙虾,上簋街,来一个麻辣小龙虾,我带着饼就着吃;买一斤西瓜……花钱如流水一般……”

口口声声挑贵的吃,但所列的吃食无一种是贵的,更别提“花钱如流水”了。如此正话反说,对比强烈鲜明,营造出别具风味的喜剧效果。

在生活中,人们常用正话反说的表达方式来融洽双方的感情,活跃气氛,制造幽默。

有一次,原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参加演讲,超速开车,以致被一名年轻警员逮住了。“我是丘吉尔首相。”丘吉尔不慌不忙地说。“乱说,你一定是冒牌货!”警官这么一说之后,大英帝国的首相谢罪了。他说:“你猜对了!我就是冒牌货!”这么一来,警官面露微笑,放过了这位世界上著名的伟人。

当丘吉尔在一本正经表明身份的时候,被警官怀疑。然后,他就换了一种方式,正话反说,这样反而使警官摸不清虚实,最后警官抱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放过了他。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进去逆耳之言的。相反,逆耳之言往往会引发对方的反感,使沟通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而正话反说,使良药不再苦口,忠言也不再逆耳。

总之,正话反说,兼具机智与幽默之美,如果运用得当,可使话语蕴藉、含蓄而别具情趣,给听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在笑声中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忠言也能说得顺耳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批评和建议如果只提对方的短处而不提他的长处,对方肯定会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或者感到委屈。

销售部经理气呼呼地将小武叫到办公室,斥责道:“这个月你的销售业绩怎么这么差呢?你看看小卫,刚来第三个月的业绩就名列本月榜首。这样下去,你还能做多久的销售冠军?”

“经理,我想说说原因……”小武本想为自己申辩,但经理却很不耐烦地说:“你什么都别说了,回去反省反省吧。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下个月你不能把业绩提升起来,我就要扣你年终奖金。就这样,你先出去吧。”

小武忍着满肚子的委屈走出了经理办公室,心里越想越窝火:进公司以来,我一直任劳任怨地开发新客户,维护老客户,使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这个月经理派小武去开发的新市场,虽然目前客户不多,但这个数量依然在稳步提升。而小卫被安排到原有的老市场,客户资源稳定充足,自然业绩优异。经理只看表面数字,不问事实,直接把他批评一通,小武心里自然觉得非常委屈。

显然,经理批评小武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丝毫不给对方申辩的机会。这种强硬的批评方式是一种生硬的打压,没有人情味,起不到批评应该有的作用,反而使对方心生委屈和逆反心理,甚至会激起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一旦犯了错误,并不说明他一无是处;反之一个人做了件好事,也不能说明他做的每件事都是好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别人犯了过错,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过急或过火必然会招致对方厌烦。只有及时和含蓄地提出批评或指出错误,让忠言不再变得逆耳,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想使你对员工的批评富有成效,要让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你所指出的缺点,并心甘情愿地做出调整和改变,就必须从真心帮助对方进步的角度出发,用不伤对方自尊的、能够给对方带来积极情绪体验的方式来给出你的批评、你的反馈。那么,怎么做到在尊重的基础上让员工对你的批评心服口服呢?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借鉴一下:

1.批评要先礼后兵

在批评别人前,略微地给对方一点赞扬,或说点恭维的话,在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后,再展开批评,也就是说先礼后兵。如:“明明,我知道,你在工作中一直很努力、很积极,这很好,但是,有件事情你做得让我很难理解,你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吗?”像这样,当对方陈述完自己的看法后,你就可以向他表达自己的批评和意见了。

2.把“批评”变成“自我批评”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好员工也是表扬出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要想让员工自愿地做出行为上的改变,你需要懂得,积极引导比消极否定更能让员工做出改变。要用积极引导及树立榜样和标杆的方式来感染员工、促进员工的改变,而不是单一的批评。每个人都是有荣辱感的,当你的批评易于被人接受时,他就会自觉地进行“自省”和“自我批评”,自觉地向好的行为看齐。

3.批评要懂得“抓大放小”

什么是“大”?原则是大、价值观是大、绩效目标是大。违背和做不到这些,那要坚决追究。但同时也一定要懂得放小,不要把什么小节(特别是和自己的习惯、想法、思路不一样的小节)看得太重!更不能像员工评价的“整天就知道抱怨。”试想,谁会喜欢一个天天否定自己的领导呢?

4.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在批评别人时,要批评别人所做的错误行为,而不要批评当事人。你绝不应该在批评别人时说:“你真笨”“你是个蠢材”“你怎么这么没头脑”等等。要记得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在你告诉他做错了的同时,还应告诉他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才会使批评产生积极的结果。

5.以友好的方式结束批评

你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批评:“我们是同事,朋友,我们解决了所应解决的问题,让我们相互帮助,并肩共进吧!”但千万别说:“对你的批评结束了,改正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此,批评之后要加以鼓励、引导,这就是批评的艺术。

总之,人和人的感情不仅需要培养,更需要维护。而且规劝批评别人,正是以维护的目的去做的,那么,何不让苦口的良药也裹上糖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