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嘴上留情,给对方留足面子,别一棒子打死
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也难免有短处。在谈话当中,要尽量避免说别人的短处,否则不仅别人的尊严受到损害,同时也反映出你品德修养不够。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给对方留足面子,别一棒子打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爱面子,可是究竟什么是面子?难道仅仅是一张脸吗?通俗地讲,面子是一种心理障碍,当我们被拒绝时,会感到非常难堪,并产生抵触心理。有些人因为太过于爱面子,所以抵触求助,认为寻求帮助丢人。然而,人毕竟属于群居动物,为了避免丢人就缩小社交圈,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活在世上,面子不能不要。要面子并非什么错事,“面子问题”表面上好像是脸面的问题,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不能错把面子当尊严,让所谓的“面子”蒙蔽了双眼。什么样的面子值得维护,什么样的面子该舍弃,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对方感到没面子,否则你会更没面子。
据《左传》记载:一天,郑国大夫子公与子家一起上朝。忽然,子公的食指颤动起来,子公对子家说:“以前我指颤时,预示着有异味可尝,看来今天又有好吃的了。”入朝后,果见郑灵公煮龟犒劳大臣,二人相视大笑。
郑灵公问他们为何笑,子家把子公的话告诉了郑灵公。当龟烧熟时,郑灵公故意让子公难堪:龟汤每人一份,偏偏不给子公。
子公气极了,如此大丢面子,他不顾一切地从鼎中捞起一块龟肉,边吃边走出去了。郑灵公大怒,想杀子公却又忍住了。但郑灵公没想到,不久,自己却死在子公的手下。
我们身在职场,不论是交朋结友、跟随领导还是管理下属,都要注意给对方留面子。对于管理者而言,当下属犯错时,要注意留面子。当下属有成绩时,要舍得给面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下属有了过错,特别是非原则性的过错,领导应该宽大为怀,给下属留点面子。哪怕是在一些小事上给予下属面子,下属也会心怀感激、有所回报。
有一次,楚庄王夜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请后宫美人出来劝酒,恰巧风吹灯灭,有人趁机拉美人的衣服,美人迅速扯掉了那人的帽缨,告诉楚庄王赶快点灯。
楚庄王却说:“今日大家与我饮酒,不把帽缨去掉不痛快。”于是,大家都把帽缨拿下来,然后点灯,尽欢而散。
后来,晋国与楚国开战,有一员楚将奋勇杀敌,立了大功,楚庄王问他姓名,他说:“我就是那晚被美人扯掉帽缨的人。”楚庄王懂得给犯有过失的下属留面子,换回的是下属的拼死相报。
在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常常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埋下病根,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当下,仍有不少人视“心直口快”为美德,即使因言语不当而产生矛盾,他们也每每以“我说话只会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为理由替自己开脱。殊不知这“心直”固然可嘉,但“口快”却未必值得称道。如果我们能够区别不同情况,该直说的时候则直说,该婉言的时候则婉言,不但可以消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增进友谊促进团结。
其实,很多事情可以通过绕道而行来解决。懂得兜圈子,绕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一个登上山峰的人。
有一个叫沃恩的人,他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组织的杂志评监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称得上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年年有此“殊荣”,这让大家很羡慕。
在临近退休时,有人问沃恩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开谜底。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
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而也正是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都找他当评审了。
大多数人的特点都是爱面子,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考虑到自己的面子。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为自己争得面子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别人留些尊严,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我们自己很优秀,也千万记得给别人留些面子,这样我们才会被人所尊敬。
嘴上留情,做个“不刻薄”的人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是语言,功效却截然不同。我们说话时要注意“嘴下留情”,多关爱身边的人,多为他们考虑,要多用“良言”,禁用“恶语”。在人际交往中,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必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恶意对待那些本已经很脆弱的人。
在一个秋天,美国加州有两个少年在林场里玩,并恶作剧地点燃了那片丛林。就是在这次火灾中,一名年轻的消防警察不幸牺牲了。
在查明这是一起蓄意的纵火案之后,人们非常愤怒,市长表示一定要将罪犯抓捕归案,让他们接受最严厉的惩罚。但是那位牺牲的消防警察的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却出人意料。
她说:“我很伤心看到我的儿子离开我,但我现在只想对制造灾难的两个孩子说几句话:你们现在一定活得很糟糕,很可能生不如死。作为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格谴责你们的我,此时只想说,请你们回家吧,家里还有等待你们的父母……”
听到这位宽容的母亲发表的电视讲话后,两个纵火的孩子非常后悔,决定投案自首。这位母亲是好样的,她的宽容和不刻薄值得我们点赞。
人们生活在纷繁的社会里,必然会接触到为数众多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听到长长短短的话,如何去对待,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对此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那就是善解人意心自宽。
要保全自己,就要以诚待人,嘴茬子不要太扎人。否则,只会导致彼此的不快。正所谓,只有嘴上留情,脚下才会有路。做到嘴上留情,不刻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说过头话
说话必须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凡事把话说绝了,就没有了回旋余地。一旦陷入语言的“绝境”,其被动、尴尬之情可想而知。说话的艺术在于让人进退有余,人在气头上切莫说过头话。想一想再说,别说绝情话。
2.不揭别人的短
揭人疮疤,除了让人勾起一段不愉快的回忆外,于事无补。这不仅会叫被揭疮疤的人寒心,旁人一定也觉得不大舒服。如果我们还希望广交朋友、得众人相助,那就给自己留点口德,不要将他人的短处挂在嘴上。纵使非说不可,也可以变通一下,这是人际交往中理应具备的素质,更是获得良好友谊的必要技巧。
3.指责他人之过,切忌太尖锐
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作保留。不要直接地攻击,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方法,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所以,话说出前要先经过大脑转换,不论使用什么方法都要改掉恶语相向的毛病。
4.不旧事重提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许多人常常因为一件小事便生气,讲不出道理的时候,就轻易揭对方老底,于是衍变为怒火中烧。一般说来人们并不喜欢揭人老底,生来就喜欢揭人老底的人是少数,但在情绪不好甚至暴怒的时候,可就难说了。我们要杜绝揭人老底的行为,除了要知晓利害,学会自我控制外,还须养成及时处理问题的习惯。不要把事情搁置起来,每个问题都适时解决,有了结论,那么以后也就不要再旧事重提,再翻老账。
总之,嘴上留情,在于多一些褒扬、赞美,少一些贬损、攻击;多一些客观、公正,少一些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多一些宽容、善解人意,少一些苛责、得理不饶人。人生能做到这几点,是需要一种做人的境界的。做得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少生祸端,于人于己都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
常言道:“成人之美,不送人之恶。”可以说,成人之美是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凡是成人之美的话,比如激励人心、善意的忠告等,都是受人欢迎和尊重的。反之,在与人谈话中,拆别人台,揭别人短,那就注定要遭人唾骂,成为千夫所指的小人。
人不可能不犯错,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太光彩的过去,或者有身体或性格上的缺陷,而这些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短处。每个人的短处都是不愿意让人知道的。所以,与人相处时,不要揭别人的短处,否则不仅达不到本来的目的,还可能会惹下麻烦。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总有昔日的穷亲戚和朋友到京城来找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苦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一位朱元璋儿时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一见面,他便当着文武百官叫嚷起来:“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儿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子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朱元璋的短处。朱元璋觉得丢脸极了,盛怒之下,便下令把他杀了。
这位穷朋友犯了“揭短”的错误,结果丢了性命。无论对象是谁,口无遮拦都是要不得的。即便当时没危险,但是你给对方心里结下疙瘩,终究不会有什么好处。
在职场上,有些时候我们和同事、领导之间难免有话要说。该怎么说话,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有一定的讲究。因为说出去的话就好比泼出去的水,所谓“覆水难收”。因此,话到嘴边要仔细思量,切忌出口伤人,时时记住“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的道理。
办公室里有一位叫张艳丽的文员,性格非常内向,平时不太喜欢说话。如果有人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出来的话总是很“刺”人,而且她的话总是在揭别人的“短儿”。
有一次,一个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其他人都称赞漂亮合适,张艳丽却这样说:“只是一般,我觉得这种颜色你穿有点艳;还有你太胖了,穿起来有点儿紧。”
当事人听到这样的话自然很生气,而且其他称赞衣服怎样怎样好的人也很尴尬。也许该同事的确比较胖,但在众人面前却不能这样说,不能揭别人的短。虽然有时张艳丽会为自己说出的话不招人喜欢而后悔,但她仍旧说些让人接受不了的话。于是,同事们慢慢地把她排除在集体之外,不愿意和她说话了。
可见,张艳丽的话虽然比较“真实”,但却很伤人,结果只能是把自己孤立起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说话都不能揭短,揭短不仅伤害了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祸从口出,这一点也不假。
人生在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若以己之长,较人之短,则会目中无人;若以己之短,较人之长,则会失去自信。这是应酬中尤其要注意的一点。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是个矮子,有一次到楚国去出访。楚国的国君故意要以晏子的身高来耍笑一番,于是吩咐只开大门旁的小门。晏子一看,便知楚王的用意,于是晏子说道:“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
楚国国君本想羞辱晏子,不承想却反过来被晏子羞辱了一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以此为鉴,尽可能避谈对方的短处。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做人都要学会留口德。管好自己的舌头。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没有的人,世间是找不到的。对于别人的缺点、缺陷,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不要说出去。尤其是别人的隐私,千万不要到处散播。
在一次宴会上,有一个人向邻座的太太讲起了某校长的秘密事,同时表现出对那位校长卑鄙行为的大为不满,并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堆攻击的话。
直到后来,那位太太才问他道:“先生,你认识我是谁吗?”
“很抱歉,我还没请教你贵姓。”他回答道。
“我是你说的那位校长的妻子!”
这位先生窘住了,但隔了一会,他却凛然地问道:
“那么,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那位太太摇头作答。
“哦,还好,还好!”那人这才如释重负地说道。
这位先生随便揭别人的短处,结果把场面弄得很尴尬,还可能给他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其长处,也难免有短处。在谈话当中,要尽量避免说别人的短处,否则不仅别人的尊严受到损害,同时也反映出你品德修养不够。切记:不要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看到对方出丑,最好不露声色
一般人经常容易忽略的一个小问题就是揭人疮疤,盛怒时就容易出言不逊,说些诸如“这些低级错误你已经犯过一次了”之类的话。这样做是非常不妥当的,旧事重提不但无法教育对方,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正确的做法是,看到对方出丑,最好不露声色。
在交际场合,我们常会碰到这类情况,有人讲了一句外行话,念错了一个字,搞错了一个人的名字,被别人抢白了两句等等。这已经让对方十分尴尬,生怕更多的人知道,如果你作为知情者,一般来说,只要这种失误无关大局,就不必大加张扬,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更不要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拿人家的失误当笑料。
因为这样做不仅对事情的成功无益,而且你很可能因为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而结下怨敌。同时,也有损你自己的个人形象,人们会认为你是个刻薄的人,会对你反感、有戒心,因而疏远你。所以,不要故意宣扬他人的失误。
某公司与一外商洽谈一项业务。当公司经理带着相关人员走进会议室时,外商方面的谈判代表与他的女秘书早已在等候。当彼此握手时,该公司经理发现外商代表的脸颊上,清清楚楚地印着一个鲜红的唇痕。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不雅的印记。
这时,外商的女秘书也发现了自己领导脸上的唇痕,她显得非常焦急,频频向她的领导使眼色,示意他赶快抹掉唇痕,但她的领导对此毫无察觉,并不理会。
该公司经理的下属谈判人员灵机一动,非常抱歉地说:“对不起,一份资料丢在办公室了,我们现在必须去取一下,请稍候。”说完,该公司的谈判人员全部心领神会地退出了谈判室。
当他们再次进入谈判室时,外商代表脸颊上的唇痕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谈判正式开始了,顺利得出乎意料,这也许是那位外商代表的一种回报吧!
不得不说,外商代表之所以在谈判桌上慷慨回报,就在于对手不露声色地给了他一个下台的台阶,这种礼貌其实就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得饶人处且饶人,做事不要做得太绝,要知道,善待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给自己和别人留有余地,也给自己和别人一条退路,何乐而不为呢?大度一些,宽容一些,在宽容他人的同时,你也能为自己赢得好处——起码对方会感激我们,周围的人会给予我们好评。
所以,当对方不经意犯错或因能力不足而处于尴尬境况时,如果我们怀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取笑对方、嘲弄对方,只会招致对方的怨恨。相反,如果我们能大度地帮人一把,帮他解除尴尬,他自会对你充满感激,并想办法回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对人宽容忍让,当对方出丑时,要不露声色,巧妙地化解尴尬。
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留有余地
在古代,蔡州褒信县有一个道人,他的棋艺精湛,每逢下棋,总是让人先下,即使这样,他也从来没输过。道士自鸣得意,做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当时,“饶人”本指让人一步棋,发展到如今,“得饶人处且饶人”已成为表示尽量对人宽容忍让的一句话。
《增广贤文》有言:“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如此看来,得理不饶人就是一种愚昧、没有修养的表现了。人生很短暂,有很多有意义的事等待我们去追求,与其在不断的“讨个说法”中浪费时间,倒不如宽容一些,得理之时且饶人。
宋朝时,有一位精通《易经》的大哲学家邵康节,他与当时的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同时也和苏东坡有往来。但二程和苏东坡一向不和,没什么往来。
后来,邵康节病得很重,二程弟兄在病榻前照顾。这时外面有人来探病,程氏兄弟问明来的人是苏东坡后,就吩咐下去,不要让苏东坡进来。
躺在床上的邵康节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他就举起一双手来,比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兄弟有点纳闷,不明白他做出的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终于,邵康节喘过一口气来,说:“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好让后来的人走走。”说完,他就咽气了。
邵康节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任何人都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事情的最终结果。而每个人的人生,更是浮沉不定,难以自料。与其把事情做绝,不如抛弃前嫌,和睦相处。
一个老练的木雕艺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讲究的是从上到下,从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留有余地。民间行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难复肥”“内距宜小不宜大,切记雕刻是减法”。处世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再灌进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所以,我们在平时说话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痛快而信口开河。
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就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说:“我一定能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便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
年轻人正因为把话说绝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将“一切”换为“大部分”,爱迪生便不会反诘他了。
如果你是一个“嘴快”的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首先,当你答应别人的请求时,最好不要说类似于“保证”、“绝对”这样的话,而应该多用“我尽量”、“我试一试”等这样的字眼。尤其是在接受上级交给的任务时,更应该注意,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万一自己做不到时还有退路可言,别人也不会因为你事情没办好而责怪你。
其次,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时,千万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势不两立”之类的话,因为以后难免抬头不见低头见。还有,对别人不要太早下结论,像“你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了”、“你这次完蛋了”之类的话。因为人的一辈子变数很大,不被你看好的人很可能会“咸鱼翻身”,那样,你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总之,人在社会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有余地,才有足够的回旋空间。
嘴上带把尺,说话讲分寸
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两个字是“分寸”。分寸,往往是一个人生命长河上的一个分水岭,人生做事最难的不是少做与多做,而是将事情做到何种程度。人生在世,分寸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人际关系需要把握分寸,成就事业需要把握分寸,推进工作需要把握分寸,分寸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也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勤奋,同样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善于把握说话的分寸。
有些人头脑比较简单,情绪容易激动,说话态度强硬,不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这是不对的。我们说话要有分寸也是指说话要留有余地,尽量用商量的口吻谈工作,不能有恃无恐,把话说绝。
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一旦进入主题,便很容易沿着惯性思维一路而去,从而忘却了“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的古训。这正是很多谈话出现中途吵架或不欢而散的最主要原因。
有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退休老同志一起举行了一个欢送会。
与会同事和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相比之下,对那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则尤多。当轮到两位受欢送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辞的时候,他们对大家的赞誉作了深情的感谢。
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然而,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打住,却因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起了感触,并作了颇为欠妥的联想和发挥,他说:“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话未说完,平日与他相处得不是很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
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儿,想把气氛缓和一下。照理说,这时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
结果,这番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做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显得更为尴尬。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两个教训:一是宣泄情绪要看场合,不能由着性子来;二是说话不注意场合就容易失去分寸,更会使话的本意出现扭曲,造成双方的不快。
说话是一门艺术,把握说话的重点,避免啰嗦是说话艺术的重要原则。说话把握重点,不仅会减轻自己的表达负担,同时也能使对方迅速的明白自己的意思,促使我们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叫“烛之武退秦师”的典故,讲的是秦晋联军要攻打郑国了,使得郑国的文臣武将均一筹莫展,武将不敢出征,文臣没有办法,最后郑庄公不得不请烛之武老将亲自出马,去秦国一趟。烛之武受命于危难之际,到了秦军那里,找到了秦军的统帅——秦伯。
烛之武对秦伯说:“灭掉郑国对您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把郑国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晋国贪得无厌这您是知道的。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此举损害秦国而壮大晋国,希望您认真考虑这件事!”
烛之武对秦军统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真意切,痛陈唇亡齿寒的利和弊,最后终于说服了秦国统帅,秦国撤军。晋国一看无可奈何,只好撤军。
不费一兵一卒,一个烛之武就能把皇皇秦军说退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烛之武说话抓住重点,不卑不亢,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说服了秦伯。所以,我们说话要分场合,要有分寸,这样才能获得好人缘。否则的话,将在社会中寸步难行。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下:
1.不要触及别人的隐私
在交际中,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不快,一定要注意是否涉及对方的隐私,对别人的“隐私”问题,一定要缄口不言。
2.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
如果是建筑设计师,那么在公司的业务会议上,你就应该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是普通的员工,那么就应该说员工应该说的话,千万不可抢了上司的风头。
3.脑袋里有个纲目
你如果要开口说话,就要在脑袋里有个大体的纲目。哪些是需要重点讲的,哪些是略讲的,甚至可以不讲。重点讲的,往往是用来表达你的主要意图的,不妨说得详细点,透彻点。而次要的甚至不重要的,就可以用几句话带过。
4.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不要把“我”当成谈话中的核心和重点,要引导对话者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即使你要说很多话,也不会让人觉得太冗长。在与人交谈时摆正“我”的位置,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
5.不要随便承诺
当别人对你提出要求时,你肯定不好意思开口就说“不”,因为这样很可能会造成两个人关系的疏远。但是有时候明知道自己做不到还信誓旦旦,要是事情没办好,你就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信任。许多人在面对这种矛盾时十分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千万不要随便许诺,要把握说话的分寸。
我们知道,写文章时要详略得当,抓住重点,繁冗拖沓的文章让人看不下去。说话也是如此,也要懂得轻重,一定要抓住重点,避免啰嗦。只有说话讲分寸,我们才能在交谈时游刃有余。
思而后言,先想好再说
在生活中,有时候简单的几句话就可能闯出大祸,惹出大麻烦,甚至会毁掉自己。“祸从口出”,这是古人对教训的深刻总结,但这种教训一直在不断地重复着。因为没吃过这方面亏的人们都认为:“不就是说几句话嘛,没凭没据的,谁会当真?”或“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不会告诉别人的。”就是这样的心理,才使许多人心无戒备,直至麻烦临头才醒悟过来。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说的是谋而后动,谨慎处事。在工作生活中更需要“三思而后言”,这样才能避免“祸从口出”。在很多的情况下,如果在说话之前,哪怕停留一秒钟的时间,考虑下自己的话当说还是不当说,相信结果是会不一样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学家那里,说要告诉哲学家一件事,哲学家问他:“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否用三个筛子筛过?”那个人问:“哪三个筛子?”哲学家说:“三个筛子。第一个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真实吗?”那人说:“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哲学家说:“第二个,那个消息是否是善意的。”那人说:“不,恰好相反。”哲学家说:“第三个,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不算重要。”那个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哲学家说:“你这个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那就别说了,如此,那个消息就不会干扰你和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时需要用“筛子”筛一下,仔细考虑好后再说出口。如果不是先想好,信口雌黄,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言语的真正用处,在于隐蔽而不是表露我们所缺的。言而无当,不如缄默为上。错误之见,不如不见;虚伪之言,不如不言。在交往中,问话也很有讲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问的。
王亮与刘艳婷第一次约会。刘艳婷是个事业心很重的人,虚荣心也比较强,她对自己男朋友的选择标准也很高。
见面地点是在一家环境幽静的咖啡屋。见面后,彼此印象挺不错的。二人各要了自己喜欢的咖啡。
王亮就开始了一连串的问题,他问:“你是坐什么车来的?”
刘艳婷答:“出租。”
“路上堵不堵车?”
“还好,没怎么堵。”
开头几句,刘艳婷感觉王亮这人还挺关心人的,然而接下来的问话就不那么令刘艳婷舒服了。
王亮直奔主题,他问:“能告诉我你今年多大吗?”
刘艳婷心里有点不快,不过不明显,回答道:“28。”
王亮接着问:“你工作不错吧,工资不低吧?”
“不高。”
“不高是多少。”
“一月一千多吧。”刘艳婷脸上不高兴了,她低头品起咖啡来,没再和王亮说话。
王亮接着问:“你以前谈过男朋友吗?怎么到现在还不准备结婚呀?”
刘艳婷一听,心里更加反感。她一口气喝完自己的咖啡,板着脸就和王亮说拜拜了。
人与人来往,总离不开互相问些问题,问问题也要三思而后问,该问的要问,不该问的就不要问。另外,该问的,即使自己觉得没意义,也要郑重其事地问。比如:“你的钻石戒指很贵吧!”“听说你最近又出了一本新书,一定很畅销吧!”这些可能都是你知道的,但你既然明知故问,对方会认为你很关心他,所以对你很有好感。他可能会接着你的话题,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有了共同话题,交往就不成问题了。
总的来说,我们说话要三思而后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住嘴皮子”,不能口无遮拦,犯自由主义。“嘴上不把门”究其原因,有的是粗心大意,不考虑说话的对象、场合、时机,信口开河;有的是意气用事,只图嘴上痛快,不考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是为显示能耐,别人不知道的我知道,别人不敢说的我敢说,以此显示自己“有本事”,与众不同。凡此种种,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管住嘴皮子,强调的就是要“忌口”、“慎言”,在阐述观点见解时,头脑要“设防”,嘴上要“把门”,想好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