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
(一)经济增长发展
20世纪末和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保定市不断解放思想,尊重规律,抢抓机遇,超前决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保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市逐步变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综合城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喜人,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经济总量、增速和水平
1998年以来,保定以强市富民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升。1998年,保定市生产总值为594亿元,2005年达到1072.1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是1998年的1.8倍。此后保定经济发展更是稳步前进,2010年生产总值实现2050.3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比1998年增加了2.45倍。“十五”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保定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12.4%,超出五年计划年均增速目标2.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保定经济年平均增长11.72%,实现快速增长的预期目标,增速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保定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也逐步提高,人均财富拥有量快速增长,1998年人均生产总值为5717元,2005年突破10000元大关,达到10020元,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8462元,比1998年增长了2.23倍。
2.经济发展形态
进入21世纪,保定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集结科技创业人才、创业团队,科技研发力量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保定市新建英利、国电、立中3家“院士工作站”,英利集团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国电联合动力公司风电设备及系统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保定,省级以上研发中心达到16个。保定市新认定省级工业聚集区5个,县级以上园区发展到40个,它们成为转型升级、集聚产业的重要平台。2010年,保定市共有院士工作站4家,其中院士15人,博士专家19人;省级研究所4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企业技术中心41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35家。全年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5项,省级科技成果225项;全年开发新产品9项;全年申请专利1653项,授权专利1373项。2010年末,保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4亿元,有24个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全年实施省级以上科技成果推广11项。
保定围绕低碳城市建设,构建低碳高效型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产品结构和龙头带动型组织结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期间,保定市先后被国家部委命名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等,并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为国内两个低碳城市试点之一。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在光伏、风电、输变电、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等重点领域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围绕光伏、风电、输变电等优势产业,制定了《保定市新能源及输变电产业集群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成为全国第二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集群项目试点城市,为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奠定了基础。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5家,科技创新在支撑保定市重点产业振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经济增长动力结构
保定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这期间,保定把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机遇,积极克服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突破非关税壁垒,应对反倾销压制,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43.3亿美元,外贸出口成为保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相对应,根据“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保定在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各类社会保障的同时,改善商品供应,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引导消费。2010年,保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64.2亿元,是1998年的5.2倍,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21世纪第一个十年,投资仍是保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在积极稳健的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引导下,2010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2.1亿元,是1998年的7.2倍,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1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为4.7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倍。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95.6%。全年新批利用外资合同16项,合同总投资为1.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为0.49亿美元。全年新注册三资企业15户,总投资为2.2亿美元,注册资本为0.81亿美元,其中外方资本为0.45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保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正从工业化后期加速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但是,保定经济发展仍带有明显的传统增长方式特征,主要依靠投资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而由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改善所带来的效率提高尚未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创新发展基础条件的高质量要素的集聚还显不足,创新资源相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着较大缺口,高层次专业人才数量、R&D经费投入、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授权量等相对偏低。这意味着保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二)经济结构的转变
1.优化产业结构,使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1998年以来,保定市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制定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规划(1999—2005年)》和《关于建设沿京石高速公路五个农业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为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出台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方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为大力发展服务业,转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2010年,全市增加值总额2050.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3.7亿元,比1998年翻了一番;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64.1亿元,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3.37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2.5亿元,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2.43倍。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8年的25.5∶41.0∶33.5调整为2010年的14.8∶51.9∶33.3(见图2-1)。
图2-1 1998年与2010年保定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资料来源:保定市政府办公室。
2.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009年,保定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战略,作为改变保定市“小马拉大车”状况、推进城镇化、统筹区域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建设“一城三星一淀”大保定,提高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三个次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工业西进”,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强县,是改变保定市西部山区贫困面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对接京津”,发挥环京津的区位优势,把整个保定作为京津的大卫星城市来规划建设,统筹推进与京津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市场、人才、技术、文化等多层面对接合作,建设京津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农副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和劳务输出五大基地。
3.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扎实推进“三年大变样”,城镇面貌呈现新变化。开通大水系、构建大交通、建设大城市,2008~2010年,保定共实施重点工程150项,拆除危陋建筑9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800亿元,这是保定市城建史上投资最大、项目最多、变化最大的时期。铁路、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8条(段)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57公里。市区新改扩建主干道16条、支路42条,道路总里程达到245公里;新增公交车440台,新开设公交线路21条,公交线路达到56条。建成32座污水处理厂、4座再生水处理厂和12座垃圾处理场、13座垃圾转运站,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开辟多元增收渠道,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坚持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并逐年增长,支持村庄街道硬化和村容村貌整治,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南水北调、水库灌渠配套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全市6000多个行政村实现公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开工建设省级新民居示范村310个。
4.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0年8月10日,保定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之一。全市围绕低碳城市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新能源和能源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提高规模、速度和效益,加快建设“中国电谷”和“华北轻型汽车城”。2010年,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31.2亿元;汽车产量达到72万辆。大力淘汰水泥、造纸、制革、采矿等落后产能,抓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低碳产品应用等示范工程。加速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长城、英利、巨力、天威、国电联合动力等企业迅速崛起,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多城同创,“低碳保定”建设迈出新步伐。
这一时期,保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但由于发展方式的局限,保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是总体发展基础差,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规模小,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低,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欠账多,改善人居环境、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压力大,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