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原产地效应
从文献看,原产地效应的产生源于各原产地之间差异的存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在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就催生了原产地效应——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相比,发达国家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要更高些。概括起来,原产地效应的来源可以分为经济、技术、政治三个方面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原产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消费者会依据原产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产品进行评价。Agbonifoh和Elimimian(1999)在以尼日利亚的消费者为对象研究原产地影响时,采用了三个发达国家的产品和三个欠发达国家的产品,实验证明,消费者对来自三个发达国家的产品给出了更为积极的评价。Nadia Jime'nez和Sonia San Marti'n(2014)的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经济条件下,原产地的品牌声誉比成熟市场对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向的影响更显著。李东进(2008)在研究国家形象对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何影响时,发现国家发展程度是影响消费者原产地形象感知的四个构面之一,他同时还发现,国家形象各构面的组成项目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并非千篇一律。Jung Ha-Brookshire和So-Hyang Yoon(2012)的研究很让人寻味,他们发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对消费者的感知具有重要影响,当服装产品的产地或原材料标注为美国时,消费者感知的产品价格更高,当标注为中国时,则结果相反。2010年,李东进等人又创新性地把原产国效应应用到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效应研究上,他们以天津和上海为例,探讨地区形象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发现,天津和上海的地区形象确实存在显著差异,上海的地区形象好于天津,在解释这种差异时,他们给出的原因包括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上海是这一区域的领先者、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而天津处在环渤海经济圈内,这一区域的全面发展才刚刚开始,其经济发展程度与长三角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技术发展程度的差异
Martin和Eroglu(1993)将科技作为原产地形象的三个构面之一,包括技术研发水平、工业化程度、人民教育程度和医疗水平四项。Bannister和Saunders(1978)、Agbonifoh和Elimimian(1999)等人在研究国家的刻板印象时,也提出原产地效应的产生源于多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原产地的技术发展程度。Roth和Romeo(1992)在研究原产地形象是如何与来自特定国家的产品相匹配时,发现原产地效应的产生和“创新、设计、声望、工艺”四个维度相关。Ahmed、d'Astous和Eljabri(2002)的研究发现,就高度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较而言,前者被消费者给予了更为积极的评价,而且表现在所测的各个维度上,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工业化程度的影响。
政治发展方面的差异
Martin和Eroglu(1993)将政治作为原产地形象的一个构面,包括民主或独裁、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民主政体或军人专政、倾向西方或倾向社会主义,以及自由经济或计划经济五项。Saleem(2006)在分析其他国家在美国民众中的形象形成时,就提到美国媒体依据美国政府利益所作出的报道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为媒体提供过滤过的、对政府有利的信息,从而促使该国家形象的形成,其中还以伊拉克和朝鲜为例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