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的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平利圣诞节

来平利工作后,不怕走村下乡的辛苦,就怕过节的孤单。在家时,多数节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往往只是家里人一起吃个饭,饭菜甚至不比平时丰盛。但离家后,每逢节庆团聚,我便“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最怕过节。过节时,家人一起的情境会在脑海涌现,少有的感慨情绪亦会不自觉地浮出。

第一年在平利过的节日有中秋节和圣诞节。中秋节,领导特别照顾,让食堂做得丰盛些,院子里的同事一起好好地聚了聚,热闹欢快,畅饮之后,蒙头就睡,印象倒不深。印象深的反倒是洋节,圣诞节前的平安夜。

以往,到了节前,西安的各个商家都会开始一轮轮圣诞大促销激发节日气氛,学校因为年轻学生多更是充溢着过节的氛围。而我,不管是因为单位还是家里的事,这一天总会围绕洋节忙活忙活。可在县里,每个人的生活仍一如既往,平平淡淡,几乎感受不到圣诞节来临的气氛。

早餐快结束时,李县突然问了句:“今天狂欢节大家有什么安排?”大家哄笑起来,纷纷开玩笑:“狂欢节就得狂欢一下。”虽是玩笑话,不过也一语中的。西方的这些节日在国内除了是商场促销的借口外,多被年轻人当作狂欢的机会。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关心这个节日到底代表什么,有什么讲究。所以,说平安夜是狂欢节也无不妥。

我们住的小院

一天的工作仍然紧张忙碌,也没有人像在校大学生那样互送节日小礼物或约着聚餐庆祝。下了班,我来到食堂,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只见空荡荡的圆桌上一碗清汤、几碟小菜、几个馒头,配上无人入座的座椅,心中不由得有些空落。虽是洋节,但这节日过得也太孤单了吧!还好,在我没有沉浸入“小怨妇”般的自怜心态之前,老耿很及时地现身了。啊哈,我起码有个伴了!忙吆喝老耿入座。坐下后,我边掰馍边对老耿说:“耿县,他们都去狂欢了,只剩咱俩光棍汉了。咱被抛弃了。”老耿微笑着点头称是。正说着,王部长也急匆匆赶到,我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对王部长打招呼:“组织来了,我们终于有组织的关怀了。”哈哈!大家嬉笑一番。用餐时间就自然成了幸福时光。

吃完饭,我们仨稍事休息就循例散步。路线还是原来的老路线,从大院出发沿新正街往西直到西大桥,过桥,经月湖南岸直达东大桥,再过桥回到新正街,然后返回大院,全程约5公里。王部长是资深驴友,身体素质特棒,走得飞快,我和老耿一路都是尽全力往前疾步,好跟上他的步伐。一路上,我们都是快步加聊天模式。聊天仍是一如既往的天南地北。

沿月河南岸往东快到马龙潭大桥桥头时,我们迎面遇上法院柴院长一行人。我们相互打了个招呼,他说:“哟,今天散步的都是单身汉啊!”我们会意一笑,错身而过,继续前行。走过马龙潭桥桥头、彩虹桥桥头,穿过南大桥桥洞,经过坝河上的人行栈道,就到了亲水广场。

站在亲水广场上遥看东大桥,只见桥上路灯一盏都没亮,漆黑一片,我们改变计划,决定原路返回走南大桥。快走到南大桥时,就碰上了县委吴书记、政法委代强书记和吴县长。原来几位领导晚上有个接待,刚结束出来散步。他们盛邀我们多走走,从东大桥过河,我们只好掉头随领导往东大桥走去。上了桥,伸手不见五指,我忙拿出手机,开启手电功能,给大家照路。大家在朦胧胧的光线下走过大桥,下石梯到主街上。

走在明亮的街道上,吴书记突然提起了冬至日被宣布调查的“大老虎”,然后神情严肃、语气轻松地对老耿说:“耿县,你是中办领导,又是山西人,是不是也是神秘会成员?”

老耿笑着说:“我这级别不够,不可能啊。”

我在旁边使坏地说:“耿县,做人不能这样啊,老领导刚被调查就急于撇清关系,太不地道了。”

“就是,我经常看到耿县神神秘秘地打电话,组织要认真调查调查。”王部长也在旁边接上。

“王部长,这点你来落实。在耿县挂职报告上,要特别说明耿县是山西人,拒不承认是神秘会成员,但我们都怀疑这一点。”

“好,一定不会忘。”

“对对,到时我们都来提醒。”

“哈哈哈……”

大家都拿老耿开起玩笑来,杜撰了各种老耿的神秘段子,纷纷表示赞同领导意见,要给老耿回京的挂职报告上特别强调。老耿招架不住,只好微笑应对。这种融洽祥和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散步结束。

回到宿舍,我照例看了会书,写了会日记,然后洗漱休息。可躺在床上,半天睡不着,胡思乱想间,突然想起了自己过的第一个平安夜。

那是十九年前的平安夜,那年我大一。圣诞节前,大学生中疯传城里的教堂到平安夜凌晨12点会派发节日礼物。平安夜当天晚上十点多,我们宿舍兄弟六人乘603路公交车到钟楼,然后走到位于东大街的教堂。走到教堂门口时,那里已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一张张青春的脸上都写着天真,很明显大家都是来拿礼物的。可等了半天,教堂才终于有人出来,告诉大家并没有这个风俗。大家一看没戏,马上炸了,各种咒骂,不过也没和教堂多纠缠,吵一吵就作鸟兽散了。离开教堂,哥儿几个一商量,既然都这个点了,回去也晚了,干脆去东新街吃烧烤。于是继续相伴而行,走到东新街。

东新街位于中山门内,新城广场东侧。一到街口,只见街道两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排排烤肉架、五颜六色的矮桌塑料凳和一团团的人群组成欢快的海洋。不愧是西安最著名的夜市一条街。我们找了家看着人气旺些的小店,在路边人行道上的矮桌边坐下,要了壶热气腾腾的稠酒和巨多的烤肉、烤筋等各类烧烤,还照例给不喝酒的小杜要了西安的标志饮料“冰峰”。稠酒状如牛奶,色如白玉,喝着微甜。之前没喝过,只听说过。据说,稠酒始于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历来为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所喜爱。诗仙李白嗜饮此酒,曾因喝稠酒醉倒街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还让权倾一时的高力士脱靴,为后来的被贬和不得志埋下祸根。我们几个穷学生没有那么多想法和顾虑。年轻就可以放肆,年轻就可以冲动。在大块吃肉和大口喝酒间,我们尽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吃完已是2点多,大家都微有醉意,兴致甚高,不想打车回去,一致同意步行回七公里之外的学校。我们从东新街往西经新城广场到西华门,再沿北大街一路向南,经南大街出南门到长安路,一路嬉笑打闹,好不快活。走到省体育场时,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问候,“Merry Christmas”。声音不大,却很响亮悦耳。循声一看,对面的工业展览馆前的石狮后站着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这声节日的问候来自那女孩。我们也连忙回应,一边挥手,一边说:“Merry Christmas! ”那一刻的感觉真有诗意,犹如天堂,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幸福。那女孩长什么样我已不记得,只记得当时的感觉。她就像一位天使,那一声节日的问候更如天籁之音,在节日的狂欢中带来了刹那宁静。几年前,工业展览馆拆了,原地盖了楼盘,那女孩站的位置也已是真爱KTV的大门。夜幕重重时,那个地方再难见寂静。飙歌的喧闹时不时传出,狂欢的人群进进出出。二十年来,时代变迁,恐再难有人在寂静的晚上,用纯净的声音给陌生人问候一声,“Merry Christmas”。或许,那声问候,那个情景,将如同遗世奇珍,只存在我们几个人的记忆里。

唉,想太多了,还是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