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与技术进步的经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小结

中国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发展的奇迹,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的这种发展模式事实上是东亚模式的一个延续,这种模式主要是依靠追加要素投入实现的,是一种以较高的投资率、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出口导向型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在带来繁荣和奇迹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不足,不断提高的投资率面临着投资效率的下降,由低成本劳动力推动的产业模式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而外向型的发展模式也在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遭受重创。因此中国的这种发展模式在繁荣的背后显得非常脆弱,根本问题就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这个问题是研究中国发展模式的关键,其中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来自克鲁格曼关于东亚发展模式中不存在技术进步的观点,由于中国是东亚模式的延续和典型代表,随即引发了中国发展中是否存在技术进步的问题。一系列的研究从中国吸引外资的数量、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投资率与经济表现的关系以及索洛残差估算方法的缺点着手对克鲁格曼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但是这些批判本身由于论证的逻辑性和事实的代表性等问题并不能说明中国一定存在技术进步。尽管有些研究采用一系列的实证方法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进行了估计,但是结果差异很大,主要是缺乏对中国技术进步性质的把握。中国的技术进步是一种特殊的体现式技术进步,而当前国内对这种技术进步的估算并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研究体系。另外,当前的研究也缺乏一个适合中国的严密的方法体系和概念体系,因此针对中国的情况建立一个有关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缜密的概念与方法体系也成为本书研究的重点之所在,这个研究对于正确反映中国技术进步的性质、合理估算中国技术进步水平以及对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转型均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