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转型与技术进步的经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中国奇迹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概念体系和中国技术进步的性质

由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但需要投入而且具有风险,相对而言模仿和购买技术所需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因此在全球范围来看,非体现式的技术进步过程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完成。

——易纲

非中性技术进步事实上只是新古典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与体现式技术进步无关。

——本章

中国是一个技术采用和模仿的国家,如西药、精细化工产品95%以上依靠仿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尽管当前的研究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进行了测定,并对克鲁格曼的东亚发展中不存在技术进步的论调进行了反驳,但是估算的结果差异很大,无法对中国的技术进步状况和性质下一个定论,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概念缺乏一个严密的概念体系,对于技术进步的各种类型和性质也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导致各种研究中关于技术进步的概念口径并不一致;理解上的差异也很大,因而很难有现实的理论和政策参考意义。

由于对于技术进步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传统的研究往往把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中性、非中性技术进步,体现式、非体现式技术进步混淆起来,因此要正确地反映中国技术进步的性质,有必要对各种类型的技术进步进行概念上的把握,建立一个相对较严密的概念体系,这是研究的基础。同时需要对中国具体的技术进步的性质进行把握,来判断哪种类型的技术进步才是中国技术进步的主体,为后面建立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技术进步估算方法体系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