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绵生态空间格局规划
一、海绵空间管控格局的研究方法
海绵生态空间格局是城市大生态格局的一种,参考规划、景观、生态多种方法,提出以下思路(图2-1)。
图2-1 海绵生态空间格局规划思路
1.海绵基底识别
识别城市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本底条件。
2.海绵生态敏感性分析
海绵生态敏感是区域生态中各海绵生态要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涉及水体、生态等现有资源的保护及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风险预防。海绵生态敏感因子可以划分为水敏感因子、生物敏感因子和地质敏感因子等。
(1)水敏感因子涉及水资源的保护、水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和水安全的保障,包括河流、湿地、水源地、易涝区、径流路径、排水分区等具体因子。
(2)地质敏感涉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地面沉降、泥石流、地震等,具体因子包括高程、坡度和各类地质灾害分布等。
(3)生物因子涉及植物保护、动物保护、生境保护与修复等,具体因子包括植被分布、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动物物种分布及迁徙廊道等。
在城市海绵生态敏感性分析中,列出所有与其相关的水、地质、生物敏感的具体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给各敏感因子赋权重,通过ArcGIS平台进行空间叠加,得到海绵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并将其划分为高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一般敏感区、较低敏感区和低敏感区。
3.海绵空间格局构建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结构分析法,将规划区中的海绵空间格局分为海绵生态基质、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结合城市海绵生态安全格局、水系格局和绿地格局,构建“海绵基质—海绵斑块—海绵廊道”的海绵空间结构。
(1)海绵基质。是以区域绿地为核心的山水基质,区域绿地以自然绿地为主体,同时包含水域、湿地等,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海绵生态和涵养功能,是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同时还发挥着保持水土、固碳释氧、缓解温室效应、吸纳噪声、降尘、降解有毒物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等各种生态保育作用,是整个城市和区域的海绵主体和城市的生态底线。
(2)海绵斑块。由城市公园绿地和小型湿地组成。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斑块,是城市内部海绵生态和涵养功能的主要载体,而且对小气候的改善有明显作用。
(3)海绵廊道。主要包括水系廊道和绿色生态廊道,其中水系廊道是指河流和河流植被所构成的区域,包括河道、河漫滩、河岸和高地区域。水系廊道在控制水土流失、净化水质、消除噪声和污染控制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并在给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多的游憩休闲场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绿色生态廊道一方面承担大型生物通道的功能,为野生动物迁徙、筑巢、觅食、繁殖提供空间,建立山地生态系统和海岸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承担城市大型通风走廊的功能,将清新的空气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4.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地质风险等因素,基于经济可行、技术合理的原则,评价适用于城市的海绵技术库。将城市分为适宜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其中适宜建设区可以采用所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有条件建设区有部分技术不适用,限制建设区仅考虑特定的一种技术。
5.海绵建设分区与指引
综合考虑城市海绵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适用性以及城镇群的发展规模及用地布局,采用预先占有土地的方法将四者在空间上进行叠加。首先将海绵生态敏感性结果图中的最敏感地块叠于地图上,再将海绵空间格局中重要基质、斑块、廊道叠加,继而叠入规划用地中的建设与非建设用地分布,最后叠入海绵技术适宜性分区,一直到综合显示所有海绵生态与建设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