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做个“偷懒”的学生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惊讶不已,什么?!要做个“偷懒”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不是一直教育我们要勤学苦练吗?偷懒怎么可能会有好成绩?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曾经是个事无巨细的“勤快人”,上课对老师讲的每个字都听,每句话都记,课后参考题目每道题都认真做,笔记从来都是同学们手中传阅的范本。不用想也知道,这些都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可学习嘛,不勤奋怎么能行,要想成绩好,就得多付出啊。直到有一次考试前夕,我拿出我所有科目的笔记,开始复习。曾经引以为傲的笔记此时此刻跟另一本教科书没有什么区别,我找不到重点,也不知道从何开始复习。
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是不是我的方法错了。我回想起每天上课为了记录老师所有的话而根本没有自己思考时间,导致课后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消化,想起每天大量的习题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的这些勤快真的都是必需的吗?
想要改变,就要勇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于是我开始尝试“偷懒”。第一个“偷懒”的就是笔记,只记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以及我没有明白的地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思考,有时候还会把临时想到的问题和没有明白的地方都记录下来,笔记没有以前那么漂亮了,但是我却能找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
其次,我在作业上也“偷工减料”。我一天要复习至少4门课程,即便是一门课程一个小时,也要至少4个小时,对于数理化来说,全部做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选择性做题。高考中的难题比例很少,简单题大家都会而且不容易失误,把握住中等难题才是关键。所以,非常熟悉的题目类型、简单的题目通通不做了,如果10分钟之内我还是没有解题思路的题目,我也选择放弃,有可能这就是偏题怪题,没必要花太长的时间死磕。
对于文科来说,最主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道题目,而是要注重看题。看不同的题型,看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设问,看材料是如何分析如何与知识点连接上的。我会只写简单的思路,罗列要点,分析答案是如何从多学科多角度去说明一个问题的。那些用书本条条框框的理论就能够回答的简单问答题我就不会做,只需要翻开参考书对照一下就可以了,我会把重点放在分析材料、解答问题上。要找准材料中所需要的理论,并和材料联系起来,比纯理论分析要难得多。文科的解答题和理科不同,并不是把书背得滚瓜烂熟的就可以,要把所学的知识点灵活地运用在材料和案例分析上,所以思路是非常重要的,把时间留给思考,不要留给笔头。
高三,不管学校怎么减负,老师怎么减压,我的精神压力和课业压力都是有增无减,同一天里每科老师都留一大堆作业的情况经常发生,即便我已经把简单的题目省略掉了,把答案都略写了,还是做不完,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会先把第二天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做完,其他的作业没有时间就暂时放一放,到了睡觉时间就立马去休息,保持好规律的生物钟。有些同学会惶恐:“不写作业怎么能行呢?这样不就退步了吗?”
我曾经也为了作业苦战到下半夜,但是开夜车的后果就是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老师讲题的时候思绪都不知道飘哪儿去了,与其量大,不如质量精。而且那么多的作业量,老师不可能一次性地讲完,先做老师要讲的题,后做其他的题,既能节省时间也能跟上老师的进度。自从学会了“偷懒”,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去掉了那些学习上的表面功夫和无用功,真正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诚然,有时候我“偷懒”过度,带来的就是负面影响了,这种情况最常发生在寒暑假。每个假期之前都信誓旦旦地想着如何充电,如何复习,结果放假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今天玩电脑,明天出去聚会,桌面上摆着书本心思却飞好远,等到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又懊恼不已,说好的好好学习呢。所以,“偷懒”也要有个度,面对这些外界的诱惑时,把握好分寸,该玩儿的时候就好好玩儿,休息好了就不要再偷懒了,打开书本用心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