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百案研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五 音哑

【原文】

张某,女,36岁。1995年6月19日初诊。患音哑四年,迭用中西药治疗无效。患者系个体经商者,常年高声叫卖,兜售货品,口中干燥时而无暇饮水,渐至声音发生嘶哑。来诊时音哑较重,声音不响,说一句话很费力气。自觉咽喉不爽,连及项下血脉拘紧,气短乏力,咽干,口渴喜饮,痰中有时夹带血丝,大便偏干,舌质黯红少津,脉来细数。

【研读】

从医案中看出,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音哑(喉咙沙哑)。喉为肺之内窍,主发声音也。清代名医唐容川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肺之上管为喉咙,在咽之前,主气之呼吸,气不利,声音不利,病在喉也。”音哑就属声音不利,其原因在肺。

医案中描述患者音哑的原因是常年高声叫卖而无暇饮水造成的,也就是严重缺水的后果。患者除了音哑外,还伴有咽喉不爽,连及项下血脉拘紧,气短乏力,咽干,口渴喜饮,痰中有时挟带血丝,大便偏干的症状,这些症状均与肺痿相似。《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肺痿,痿同萎,就是肺的津液枯萎导致肺气不利的意思。这个枯萎从严重缺乏津液而来,与患者的发病原因相同;患者音哑的原因从消渴(口渴喜饮)而来,肺阴(津液)不足,喉失其濡,金燥不鸣,故致音哑。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大(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由麦门冬、人参、半夏、粳米、炙甘草、大枣组成,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为虚劳要药。其功在于提曳胃家阴精,润泽心肺,以通脉道,以下逆气,以除烦热。所以,这个患者应该先用麦门冬汤来清润肺阴,保肺气。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甘草各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原文】

此为久劳伤肺,肺之津亏火旺之候。治宜养阴补肺,润燥生津。选用补肺阿胶汤法:阿胶10克(烊化),马兜铃5克,牛蒡子6克,杏仁10克,粳米12克,生甘草5克。七剂。嘱其勿食辛辣食品。二诊:音哑明显好转,气力有增,大便正常。然仍感咽喉不舒,痰中带血丝。效不更方,继服五剂而病愈。

【研读】

医生在此医案中开出的处方并非是经方,而是钱乙治疗小儿肺虚气粗喘促的补肺阿胶散的化生。

钱乙,字仲阳,宋代著名的儿科专家,也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儿科专家。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在这部书中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补肺阿胶散所谓的补肺,以泻肺热降逆气为补。其中的牛蒡子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本草正义》说:“惟牛蒡则清泄之中,自能透发,且温热之病,大便自通,亦可少杀其势,故牛蒡最为麻疹之专药。”马兜铃也取其凉泻攻坚之性,且其偏寒之性,多服必令吐利不止也,气虚者慎用。《名医别录》云:“凡非实火,未可妄投。”

而患者的音哑非风热,也非实火,是从重亡津液而来,治疗应该以补充津液为主,个人认为麦门冬汤实在是不二之选。

以上医案原文选自《刘渡舟验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