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消费者要什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3/30763013/b_30763013.jpg)
“95后”与技术及媒体的关系
“95后”年轻人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不同于其他世代。互联网是他们与朋友交流、分享内容、度过闲暇时光的地方,也是一个搜索工具、一个发声的场所。有了移动手机设备和社交媒体软件,这一代人会利用网络搜索品牌的真实信息,判断产品是否有好的用户评价,实时确认相关消息的真实性。这意味着品牌在网络上是透明的,年轻人很容易确认一个品牌是否具有公信力。品牌需要“扛得住搜索”。假如你的品牌不支持LGBTQ+的人身权利,那是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的,他们会在网络上当众问责。另外,和年纪大一些的网民不一样,这代人对隐私的看法可能与你们在新闻上听到的相反,他们非常在乎隐私。美国国家网络安全联盟(the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Alliance)2017年的研究显示,相比年长一些的成年人,青少年会更积极地管理他们的上网痕迹。
焦点人物:杰克·安德拉卡(Jack Andraka),“95后”发明家
从许多方面来看,杰克是一个典型的年轻人——喜欢和朋友出去玩,喝巧克力牛奶,穿红色耐克鞋;但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作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杰克已经发现了测试早期胰腺癌的方法,获得了史密森尼美国发明奖(Smithsonian American Ingenuity Award)和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
杰克发明了首个测试胰腺癌的试纸,只要往试纸上滴一滴血液,就能检测出受测者是否患有胰腺癌。这一突破引起了拥有数个专利的科学群体、TED演讲节目组、国际创意节的兴趣,这个年仅17岁的发明家正在创造科学的奇迹,他将拯救无数生命,改变癌症研究的现状。杰克是“95后”的代表人物,他向我们展示了在这个年纪就无惧挑战重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勇气。
时刻在线的“95后”
手机是“95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这是他们接触所有与他们相关的事物(社会生活、信息、社交、音乐、朋友、图片、视频等)的大门。手机是他们的“氧气”,所有年轻人文化都围绕着手机萌芽生长。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机持有者已经向低龄化发展,三年级小学生的书包里放着一只手机已经不足为奇。手机的重要作用在城乡地区那些没有享受宽带服务的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美国少数族裔的年轻人就会通过手机填补他们与同龄人在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的“数字鸿沟”,通过手机成为网络社区和粉丝圈的一分子。
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外的其他国家也存在这一现象。沙宾特咨询公司2017年的研究报告称,印度电信公司Juxt发现在中国、印度,以及埃及和其他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移动设备搭起了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比如在印度,有超过1000万人以手机作为主要上网工具,这其中大部分人住在乡下。
“95后”总是“在线”。凯撒家庭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KFF)曾做了一项研究,发现美国8~18岁的孩子平均每天有6.5小时沉迷在媒体上,算起来一周有45小时花在看电视及流媒体视频、玩电子游戏、晒照片、听音乐、浏览网页上——花费的时间超过一个全职员工一周的工作时间。
由于持续在线,这些年轻人已经能得心应手地同时进行多项任务。比如,他们并不只是在Netflix上看电视、流媒体视频,这是比较被动的活动。他们还会和朋友在YouTube上实时观看“电视”和视频,通过短信或者Tumblr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进行评论,分享可视化体验(截屏、GIF动图、视频节选)。这种“永远在线”的生活方式的主要缺点就是睡眠被剥夺。这一代人离不开社交媒体,很多人一整晚都把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整晚整晚地发短信,这也加深了他们内心的焦虑情绪。
更为重要的是,社交媒体就像是维护和加强年轻人人际关系的生命线。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加深已有的现实生活中的关系,而不是和陌生人拉近距离。对于很多人来说,交流并不一定是以语言对话的形式呈现的。“交流”可以是在Instagram上的点赞,可以是Snapchat上的评论或短信,可以是任何形式。在《Z世代:DNA里的数字》(Gen Z:Digital in Their DNA)中,一项对美国和英国800名年轻人进行的研究显示,其中大多数年轻人认为数字联系比金钱、音乐、电影更重要。
他们一直都利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和朋友、老师、家长保持联系,时时关注内容的更新。在移动技术、内容资源、网络社区和数字媒体方面的体验,令他们对多样的背景持开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