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儒家思想定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的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21世纪人类的命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殖民体系的相继瓦解,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也逐渐随之消退,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文化上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目前,世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某些西方国家的理论家从维护自身利益或传统习惯出发,企图把反映他们继续统治世界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仍然在坚持“西方中心论”;与此同时,某些取得独立或复兴的民族和国家,抱着珍视自身文化的情怀,形成一种反本寻根、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回归民族文化传统的部落主义。如何使这两股相悖的潮流不致发展成大规模的对抗,并得以消解,实是当前需要引起重视的一大问题。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既要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又要反对文化上的部落主义。要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必须是以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为前提,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各种文明、各民族、各群体,甚至每个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反对文化上的部落主义,必须是以承认和接受多少世纪以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和互相影响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为前提,批判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心理。人们应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当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多元的新格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而且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而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的光辉,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二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据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将有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各民族、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因而经济全球化将有利于文化多元的发展。从今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看,将会出现一个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局面。21世纪世界文化发展很可能形成若干个重要的文化区:欧美文化区、东亚文化区、南亚文化区和中东与北非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以及以色列和散在各地的犹太文化等等。这几种有着长久历史的大的文化潮流将会成为主要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这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发展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那个“轴心时代”会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同:(1)在这个新的“轴心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连成一片,因而世界文化发展的状况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种文化将由其吸收他种文化的某些因素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能力决定其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原先的“轴心时代”的几种文化在初创虽无互相影响,但在其后的两千多年中,却都在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罗素在《中西文明的对比》中说到西方文化的发展,他说: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到17、18世纪西方又曾吸收过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能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某些因素,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同样中国文化也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中国文化曾受惠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又在中国发扬光大,并由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而且在朝鲜和日本又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而形成各有特色的佛教。近代中国文化又在西方文化的冲突下,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回顾百多年来,西方文化的各种流派都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或仍然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面貌。显然,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构成了今日人类社会的文化宝库。新的“轴心时代”的各种文化必将是沿着这种已经形成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吸收的势态向前发展。因此,各种文化必将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得到发展的。这就和两千多年前那个“轴心时代”的文化有着鲜明的不同。(2)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将会成为21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世界连成一片,每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因此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会大大地发展起来。每种文化对自身文化的了解都会有局限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从另外一个文化系统看,也就是说从“他者”看,也许会更全面地认识这种文化的特点。因而当前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研究的热门。以“互为主观”、“互相参照”为核心,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文化逐渐为中外广大学术界所接受,并为文化的多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各个学科之间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今日的科学已大大不同于西方18世纪那时的情况了,当前科学已打破原先的分科状况,发展出来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但正因为如此,原来的学科划分越来越模糊了,本来物理学就是物理学,化学就是化学,现在既有物理化学,又有化学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之间原有的界限被打破了。不仅如此,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界限也正在被打破。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学科之间正在形成一种互相渗透的情况。我们可以预见,在21世纪哪种传统文化最能自觉地推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整合,它将会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21世纪的新“轴心时代”将是一个多元对话的世纪,是一个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世纪,这大大不同于公元前500年前后的那个“轴心时代”了。(3)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将不可能像公元前500年前后那样由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来主导,而将是由众多的思想群体来导演未来文化的发展。正因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比古代快得多,思想的更替日新月异,并且是在各种文化和各个学科互相影响中发展着,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因此就没有可能出现“独来独往”的大思想家。由于当今思想面对的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民族,而是要面对全世界,它就不可能不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某些因素,不可能没有全球化的视野,因此真正有成就的思想家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一二百年来各种思潮不断变换,其各领风骚最多也就是几十年,到目前为止看不出有哪种思想能把西方流行的众多派别整合起来。在中国,百多年来基本上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是在建设中国新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必将出现一个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多元的新格局。我们可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处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之中,我们还没有能如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宋明理学那样,在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础上形成现代的新的中国文化。但在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分野越来越明显,逐渐形成了若干学术小团体,这些学术小团体大概都只是“一家之言”,能领导思想界的权威还没有出现。展望21世纪,在不久将来也许会出现适应中国现代社会要求的不同学术派别,但大概也不会产生一统天下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说,无论中外,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不断变换,大概都不可能出现像柏拉图、孔子、释迦牟尼等等那样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并影响了两千多年、今后仍然会发生重大影响的伟大思想家。那种企图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众多的思想群体的合力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多元文化所要求的。与这种情况相联系,我认为也许和当前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移不无关系。由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慢节奏的精英文化已不适应人们感情和精神的需求,因此,在文化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趋向大众化。因而为满足人们这种快节奏的感情和精神上的需要,思想文化也逐渐趋向简明和通俗。我想,这也是不会出现像已影响人类文化两千多年、今后仍然会长期发生影响的孔子、老子、柏拉图、释迦牟尼等“圣人”的原因之一吧!可以预见21世纪的思想文化也许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世纪。
以上三点只是我想到的几点,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新的“轴心时代”不同于前一个“轴心时代”的特点,这是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华文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此“一元”中实又包含着“多元”),在这经济全球化的新的“轴心时代”,在21世纪文化多元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给中华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一个恰当的定位。我们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学说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
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
中国儒家思想和其他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想一样,她既有能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碍)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我们不能认为儒家思想可以是包治百病的万灵药方。因此,儒家思想应该在和其他各种文化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吸取营养,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人们常说,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在21世纪如果要实现“和平共处”,就要求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而大之就是要求解决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儒家的“仁学”思想大概可以为这方面提供某些有价值的资源。人类社会要共同持续“发展”,就不仅要求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求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儒家的“天人合一”也许能为这方面提供某些有价值的资源。
儒家的创始者孔子提出“仁学”的思想,他的学生樊迟问“仁”,他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是根据什么而有呢?《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说:“亲亲,仁也。”(《告子下》)“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亲人出发。但是为“仁”不能停止于此,而必须“推己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做到“推己及人”并不容易,得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如果要把“仁”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行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是对“克己复礼”的最好的解释。所谓“克己复礼为仁”是说,只有在“克己”的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作“仁”。“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爱,仁也。”“爱生于性。”)“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礼之用,和为贵”。要人们遵守礼仪制度必须是自觉的,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对“仁”与“礼”的关系,孔子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有了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把它实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这样社会就和谐安宁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种把“求仁”(孔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为基础的思想实践于日用伦常之中,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了。“极高明”要求我们寻求哲学思想上的终极理念(仁的形而上的意义),“道中庸”要求我们把它实现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极高明”与“道中庸”是不能分为两截的。如果说,孔子的“仁学”充分地讨论了“仁”与“人”的关系,那么孟子就更进一步注意论述了“仁”与“天”的关系,如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告子上》))孟子把心、性、天联成一系,而使儒家的心性学说具有某种形而上的超越性意义。而朱熹说得更明白:仁者,“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朱子文集》卷六十七)。“天心”本“仁”,“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和“天心”是贯通的,因而儒家“仁”的学说实是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孔子儒家的这套“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上学之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其一定的意义。
要了解儒家的道德形上学,我认为可以从郭店竹简《性自命出》得到一较为清晰的理路。在《性自命出》中有这样几句话:“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这几句话:人道(社会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是由于人们之间存在着情感开始而有的,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由人性发生出来的;人性是由天给与的(人性得之于天之所命),天命是“天”的主宰性和目的性的表现。从这几句看,“情”、“性”、“命”(天命)、“天”是儒家思想中的四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说“道始于情”而不说“道生于情”是有道理的,因“人道”是由人之“情”开始而有的,但并非“人道”均由人之“情”所生,盖“人道”亦可生于理性,或由学习而得,故《性自命出》中说:“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通达人情者能发挥人的正当的情感,了解礼义者能调节人的感情,因此礼义也和“情”息息相关,离不开人所具有的感情的表现,故《性自命出》中说:“始者近情,终者近义”;郭店竹简《语丛一》有:“礼因人之情而为之”,《语丛二》有:“情生于性,礼生于情。”为什么“道始于情”,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社会,因此亲情是维系家族的基础,由此推而广之也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先秦儒家学说就是以此展开来的,所以“道始于情”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命题特别是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应是能成立的。在《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直接讨论“情”的言论,但从他为人行事可以看出他是十分重“情”的,例“颜渊死,子哭之恸”(《先进》)。“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但“道始于情”则是基于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上段引《中庸》中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说明了这一点。在郭店竹简《唐虞之道》中说:“孝之施,爱天下之民”,《五行》:“爱父,其继爱人,仁也”,都可以作为上引孔子语的注脚。在《孟子》中也找不到直接谈到“情”的地方。但孟子的“四端”,特别是“恻隐之心”虽说是人性之发端,但实也是“人情”之内涵。孟子对人之所以有“恻隐之心”的论证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丑上》)看见小孩将落入井,会自然出手相救,此出于恻隐之心,实为人性的内在感情之流露,所以《性自命出》中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语丛二》也有“情生于性”之语。
在先秦典籍中讨论“性”与“情”的关系的地方很多,如《荀子·正名》中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这是说“人性”中的“好恶喜怒哀乐”叫做“情”(人情)。但在先秦典籍中“性”和“情”的含义所指,或者尚未明确分开。故《性自命出》中有“恶怒哀悲之气,性也”(此处之“气”或指人之“血气”,《语丛一》谓:“凡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怒,有慎有壮”),“好恶,性也”。但荀子可以说已认识到“性”与“情”的分别。如《天论》中说:“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这里的“天情”实指“天性”所内在具有的情感。“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是藏于人性之内的,这即与《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是相类似的看法。“性之欲”之“欲”即“情”(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中说:“情者,人之欲也”)。从这里看,“性静情动”之说或为先秦儒家通行之看法(至少可以说是先秦儒家的重要看法之一)。故《性自命出》谓:“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又曰:“凡动性者,物也。”正是由于“物”的刺激,藏于内的人性发挥出来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感情(或欲望),这无非是“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的另一种表述。这就是说,人的“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情”是“性”感物而动的情感的流露,故《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人得自于“天命”之性,感物而动,发出来的感情合乎道理,合理则天地在其正当的位置,万物得以正常的发育成长,“生成得理故万物齐养育焉”(《礼记正义·中庸疏》)。朱熹《中庸章句》谓:“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以“体”说“天命之性”与“天下之理”,以“用”说“性情之德”,于此而把人之性情本之于“天命”、出之于“天理”的关系阐明,这正是“性自命出”之形而上的解释。盖所谓“天命”者,天之命令也,此言“天”有其必然如此之理。“天”为何有其必然如此之理,盖因在儒家看,“天”有“主宰之天”、“义理之天”、“苍苍之天”种种义。儒家对“天”的看法虽有变化,但却有不变之义。在孔孟“天”有“主宰义”,如孔子之“天丧予”,孟子之“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而至宋儒则以“理”释“天”,“天即理也”(朱熹《论语集注·八佾篇》注),故宋儒多以“天理”言,而“天”则有更多的“义理之天”义,但“天”之“主宰义”仍存其中,故朱熹说:“天之所以为天者,理而已。天非有此道理,不能为天。故苍苍者即此道理之天”(《朱子语类》卷二十五),又说:“不敢违理,故曰畏天”(朱熹《孟子集注·离娄篇上》注)。就此而言,在儒家看来“天”无疑是具有神圣性、超越性的。朱熹说:“在天为命,禀于人为性,既发为情,此其脉理甚实,仍更分明易晓。”又说:“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性是人之所受,情是性之用。”(《朱子语类》卷五)故“天”、“命”、“性”、“情”实贯通为一系,而“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命由天降”之论其所体现的“天”、“人”一贯之道明矣。而此“天”、“人”一贯之道必发挥而为“天人合一”的学说。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完成了、或者说极近乎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界和物质界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然而中国传统哲学与此不同,儒家认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知道“人”(人道);同样研究“人”也不能不知道“天”,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宋儒程颐说:“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遗书》卷十八)照儒家哲学看,不能把“天”、“人”分成两截,更不能把“天”、“人”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对立关系,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而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道”要由人来发扬光大。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卷十九)“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盖因“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全由“人”来彰显。如无“人”,“天”则无生意、无理性、无目的,那么又如何体现其活泼泼的气象,如何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即是为“生民立命”,不得分割为二。我们这里讨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天人关系”的不同看法,并无意否定西方文化的价值。西方文化自有西方文化的价值,并且在近两三个世纪中曾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人类社会有了长足的前进。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西方哲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弊病可以说越来越明显了,其弊端不能说与“天人二分”没有关系。更何况这点东西方许多学者已有所认识,例如:1992年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开头就说:“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因此,如何补救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弊病,并为21世纪提供一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之观念,我认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无疑将会对全世界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儒家是如何论说“天人合一”的呢?
《论语·公冶长》中记有子贡的一段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论语》中确实很少记载孔子讨论“性与天道”的话,但我们却不能说孔子没有关注这个问题。“性”即“人性”也就是关乎“人”自身的问题;“天道”是关乎“天”的法则问题,也就是关乎宇宙规律的问题,因此“性与天道”就是“天人关系”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在郭店出土的竹简《成之闻之》中有一段话可以作为孔子这句话的注脚:“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非志。次于而也,则犹是也。”这意思是说,圣人与中材的人在人性上是相似的,他们生下来没有什么不同,中材以下的人,情况也是一样。所有的人其本性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才有了不同。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说人性是“善”还是“恶”,或如一张白纸,“无善无恶”,因而以后的儒家才有了对“人性”的不同解释。那么“人性”是怎么来的呢?《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人性”是由“天”赋予的。郭店竹简有句类似的话:“性自命出,命由天降”。这里的“命”是指“天命”之“命”。“命”是由“天”降的,它由“天”决定,非人力所能及,因此“天命”是一种超越的力量。在中国古代对“天”有种种看法,儒家孔孟一系大体上认为“天”不仅是外在于人的一种超越力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而且是内在于人的一种支配力量,“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即是能依据“天”的要求而充分实现由“天”而得的“天性”。所以“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的基本思想。郭店竹简《语丛一》中说:“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知道“天”(宇宙)的运行规律,知道“人”(社会)的运行规律,合两者谓之“知道”。知“道”然后知“天”之所以为支配“人”的力量(天命)之故。所以《语丛一》中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易》是讨论“天人合一”问题的。王夫之在《正蒙注》中说:“抑考君子之道,自汉以后,皆涉猎故迹,而不知圣学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为《太极图说》,以究天人合一之原,所以明夫人之生也,皆天命流行之实,而以其神化之粹精为性,乃以为日用事物当然之理,无非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叙,而不可违。”王夫之这段话可说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较好的解释。“人道”本于“天道”,讨论“人道”不能离开“天道”,同样讨论“天道”也不能离开“人道”,这是因为“天人合一”的道理既是“人道”的“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也是“天道”的“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叙”。这样,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就有着重要的哲学形而上的意义。这种把“人道”和“天道”统一起来研究是中国儒家学说一个特点。这一哲学思维模式正因其与西方哲学“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不同而可贡献于人类社会。
儒家注重积极治世,要求用他们的道德理想来治国平天下,因此它对“性与天道”做了较为充分的讨论。从以上分析看,我们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敬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它可以对人们提高其作为“人”的内在品德方面贡献于社会。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把“天”和“人”、把“天道”和“人道”统一起来思考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贡献于今日人类社会。这就是说,儒家思想不仅可以在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供不可忽视的资源,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形上层面也会对21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如果夸大儒家思想的意义,其人本主义将会走向泛道德主义。同样,如果中国哲学家不认真吸收西方哲学的重知识系统、重逻辑分析的精神,从西方哲学这个“他者”来反观自己的哲学问题,那么其天道性命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很难克服其一定程度上的直观性,也很难使它开拓出一个更高的新层面。因此,我们必须给儒家思想以适当的新的解释,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概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各民族、各国家都应看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中国的儒家哲学作为世界多种哲学的一种,我们应该清醒地给它一个适当的定位。中国哲学要想在21世纪走在人类哲学的前列,必须在充分发挥其自身哲学内在活力的基础上,排除其自身哲学中的过了时的、可以引向错误的部分,大力吸收其他各种文化的先进因素,使我们的哲学“日日新,又日新”而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和人类终极关切的哲学问题上做出贡献,这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福祉。
2001年7月9日
原收入《汤一介集》第五卷《在儒学中寻找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