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下,全球软件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拉动全球信息技术(IT)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2.1.1 软件市场表现亮眼
2016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全球IT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软件市场的发展明显优于硬件市场,是IT产业扩张的主要动力。
全球IT支出规模基本维持增长趋势,增长率先升后降。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的弱势回调后,全球IT支出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实现了3.8%和5.1%的快速增长,支出规模从2016年的3.4万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7万亿美元。2019年,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全球IT支出增长率明显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指出,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9%,与2018年相比,降低了0.7个百分点。除了日本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有下行趋势,IT产业的发展放缓。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指出,2019年,全球IT支出增长率降至1.0%,降低了4.1个百分点。尽管如此,2019年全球IT支出依然有所增加,达到3.757万亿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20年全球IT支出降至3.456万亿美元。2016—2020年全球IT支出的变化情况如图2-1所示。2016—2020年全球IT细分领域的支出和增长率如表2-1所示。
图2-1 2016—2020年全球IT支出的变化情况
软件市场表现亮眼,是IT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16年以来,软件产业各细分领域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第一,数据中心系统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基本趋于饱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运算等的需求逐渐增加,大大刺激了全球范围内对服务器、存储和网络技术等数据中心相关设备及服务的需求。2017年,数据中心系统建设开始加速,2018年支出210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15.7%,2019年,增长率回落至0.7%。第二,随着企业业务向云端迁移,企业的软件支出迅速增加。2016年以来,软件是IT产业所有细分领域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是推动全球IT支出增长的关键。全球软件支出由2016年的3330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4580亿美元,约占IT产业支出的12%,增长率达到8.8%。第三,IT服务市场保持平稳增长。2016—2019年,全球IT服务支出由8990亿美元增至10320亿美元,2016—201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9%、4.3%、6.7%和3.8%。
与IT产业的其他细分领域相比,设备的发展较为疲弱,手机、PC等细分领域的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出货量基本保持稳中有降。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季节性促销、货币政策放宽及相关技术演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液晶电视等主要产品的出货量环比有所回升。但总体来看,2019年的设备支出同比下降了2.2%。
中小企业是全球最大的软件需求主体。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最大的软件需求主体是员工规模为100~499人的中小企业。按照这一划分标准,全球中小企业在2017年和2018年的IT支出约为5680亿美元和6200亿美元。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760亿美元,2017—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在具体需求类别上,中小企业对软件的偏好主要集中在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内容应用软件、应用开发与部署、系统基础设施软件等细分领域。
软件将继续成为未来IT产业的增长亮点。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随着远程办公和在线课堂的普及,全球对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支持线上授课和远程办公的应用程序使用量迅速增加。移动市场情报公司Sensor Tower的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1月22日至2月20日,阿里巴巴的钉钉用户数量增长了1446%,企业微信的用户数量增长了572%,字节跳动的办公套件飞书的用户数量增长了6085%。在远程办公等需求的驱动下,公有云服务等软件市场将是未来IT领域的增长亮点。
表2-1 2016—2020年全球IT细分领域的支出和增长率
2.1.2 服务化、平台化、智能化特征突出
随着国际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产业的转移,全球软件产业正在经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服务化、平台化、智能化加速。
1.软件服务化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当前,一次性收取软件许可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软件即服务(SaaS)和按需定制软件等新业务模式日益成为主流。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界限逐渐模糊,产品逐渐转变为服务,软件产业的服务业特征越来越明显。用户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软件架构及其实现方式,而是如何通过相关服务获取特定功能。因此,用户购买的不再是软件产品,而是企业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在此背景下,软件企业从软件产品提供商转变为软件服务提供商,即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软件的部署、维护、升级等服务。软件服务化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更优质的服务、更低的价格,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软件服务化改变了软件产品的开发、部署、购置和维护模式,推动了软件技术架构、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巨大变革,使软件产业进入转型升级期。
平台软件迅速崛起。数字平台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者的技术工具,以及连接相关参与主体的中介,新兴软件的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在人工智能领域,可以将算法框架平台视为操作系统,相关平台多采用开源模式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例如,TensorFlow、Caffe是由美国学者和企业开发的开源平台,主要用于设计、构建和训练人工智能;PaddlePaddle是由百度开发的深度学习平台,主要用于迅速开发人工智能应用。云平台已成为实现物联网价值的核心环节。物联网有4个逻辑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云平台属于平台层。物联网云平台的主要作用为收集与处理数据。全球领先的云平台由美国企业主导,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中国的阿里巴巴也占有一席之地。
2.智能化趋势突出
Gartner从2000项新兴的信息技术中,筛选出了29项最受关注且商业前景最广阔的新技术,并基于此总结出了五大创新技术趋势,包括传感和移动(Sensing and Mobility)、人类能力增强(Augmented Human)、后经典计算和通信(Postclassical Compute and Comms)、数字生态系统(Digital Ecosystems)及高级人工智能和分析(Advanced AI and Analytics)。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几乎渗透到所有创新技术趋势中,并将通过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员工能力、替代部分劳动力等途径重塑企业行为,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并间接推动其他技术的发展。
3.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并驱动全球移动应用市场不断扩张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率不断上升。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4.71亿台,之后两年的出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仍保持较高水平。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的总出货量为14.86亿台,同比下降了1%,三星、华为、苹果的出货量位居前三,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10的企业如表2-2所示。Newzoo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达到32亿名(同比增长8.3%),智能手机最普及的地区是北美,其次是西欧、东欧地区,普及率最低的地区是中东和非洲,亚洲市场的潜力巨大。随着智能手机用户持续增多,移动应用市场蓬勃发展。全球移动数据和分析公司App Annie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应用商店的用户支出达到1200亿美元,用户每天花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接近4小时。2020年第一季度,受社交隔离政策的影响,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娱乐和游戏类App的下载量迅速增加。
表2-2 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10的企业
2.1.3 全球各地区的发展差异显著
近年来,通过全球性的竞争与整合,全球软件产业逐渐形成了以美欧为主导、中国等新兴力量快速崛起的国际分工格局。
1.亚洲软件外包服务优势突出
美国是软件产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软件产业的绝对领导者。美国企业把控着全球软件产业的核心技术、标准体系、游戏规则及产品市场,在基础软件产品研发和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全球软件产业领域核心的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几乎都被美国企业垄断。全球顶尖的软件企业大多来自美国,包括微软、谷歌、IBM、甲骨文等。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发布的《美国软件产业影响报告》显示,2018年,软件产业对美国GDP增加值的贡献为1.14万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1050万个。截至2019年8月,美国独角兽初创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共有191家,几乎占全球独角兽初创企业数量的50%,业务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软件和服务、人工智能、金融及电子商务领域。
欧洲在工业软件领域表现优异、增势强劲。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凭借较高的软件工程化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在高端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局部领先。欧盟实施“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计划(ESPRIT计划)”,优先支持建模和仿真软件的发展。德国积极实施工业数字化战略,在工业软件方面致力于打造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是制定标准的关键,但需要对其进行完善。欧洲在建立共同标准和调整行业监管方面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应用技术创造的市场机遇中获益的能力。全球商业软件联盟(BSA)发布的《欧盟软件产业影响报告》指出,2016年,软件产业对欧盟GDP增加值的贡献约为1万亿欧元,创造就业岗位1270万个。
在亚洲地区,软件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印度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大,承揽了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较大份额。日本提出“超智能社会5.0战略”,重点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在方案集成、部分应用及嵌入式软件开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机床、机器人和汽车是日本世界级品质嵌入式软件的三大载体。中国软件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在部分领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2.软件贸易
从软件贸易来看,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出口国。软件贸易是数字贸易的主要内容。数字原生贸易完全基于数字技术,既改变了贸易方式,又改变了贸易内容。数字产品的跨境贸易取代或补充了现有商品和线下服务,附加数字服务提高了实物商品或离线服务的价值,改变了贸易内容。2017年全球通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贸易的分布如图2-2所示,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软件出口额占全球软件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0.43%、27.31%和2.26%。从具体地区和国家排名来看,欧盟软件产品的出口额最高,接下来是印度、美国、中国和瑞士。在发展中经济体中,亚洲地区的软件出口额占比最高、增长最快,2017年,亚洲地区的软件出口额达到1293亿美元。相比之下,美洲、非洲的软件出口额差距明显,分别为86亿美元和60亿美元。从发展速度来看,发展中经济体软件出口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2005—2017年,发展中经济体软件出口的年均增长率(34.5%)约为后者(18.7%)的两倍。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软件需求市场,其次是美国、中国、瑞士和日本。
图2-2 2017年全球通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贸易的分布
3.软件外包
在软件外包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的综合实力快速提高。近年来,全球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对软件和外包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优化生态环境,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不断提高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视,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财税及人才政策支持,综合实力迅速提高,全球软件外包产业加快向该区域转移。IDC发布的2018年各国软件外包服务综合实力的排名显示,排名前10的国家大多数为新兴市场国家。印度位居第一,接下来是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西、越南、菲律宾、泰国、智利和哥伦比亚。在国际外包专业协会(IAOP)于2018年公布的“全球外包服务100强”中,约有40家企业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
4.新兴软件
在新兴软件领域,全球发展很不平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显示,美国和中国的区块链技术相关专利占全球总量的75%,物联网支出占全球总支出的50%,云计算市场占全球总量的75%以上,数字经济市值占全球70个最大数字平台市值的90%,而欧洲仅占4%,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份额之和仅为1%,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Facebook、腾讯和阿里巴巴是全球七大“超级平台”,市值总额占全球市值总额的2/3。谷歌、Facebook等数字平台已成长为“霸主”,在搜索引擎领域,谷歌约占90%的市场份额;在社交媒体领域,Facebook约占70%的市场份额。
2.1.4 产业竞争激烈
软件产业已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各国对软件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竞争不断加剧。
1.各国高度重视软件的价值创造能力,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与协作深入展开
人们普遍认为,数字技术可以对企业和行业层面的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在过去的20年内,大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生产率大幅放缓。原因在于,生产率较低的企业未能采用或未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导致该类企业的生产率增长疲软,拖累了总体生产率的增长。随着全局性、前瞻性信息技术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各国对软件等IT技术的关注持续增加,努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围绕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竞争与协作深入展开。一方面,大国对核心技术的争夺日益激烈;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加速迭代,软件等IT技术研发的外部性显著,政产学研多方协作、区域联合、抱团取暖的态势日益凸显。为创造条件使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能够提高生产率并与其他企业竞争,各国政府采取了多项行动,包括促进技能升级、消除竞争障碍、降低融资成本、打通贸易壁垒等。
2.全球主要软件企业加快转型
在IT市场需求略显疲软的背景下,全球主要软件企业通过加快转型,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在纯粹的软件和编程企业中,微软仍处于领先地位。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19年,微软的销售收入达到1182亿美元,是全球销售收入最多的软件和编程企业。近几年,微软不断加强对云服务、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布局。2019年,微软成为第一家在非洲建立数据中心的大型云服务商,数据中心位于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甲骨文和SAP的软件销售收入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三,分别为396亿美元和291亿美元,与微软的销售收入相差甚远。
3.科技龙头企业的发展垄断效应依然突出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David Autor认为,顶尖科技企业不再采用低价倾销等掠夺、打击竞争对手的传统手段,而是借助互联网的触角排挤对手,具有超强的盈利能力。在美国,谷歌与亚马逊等科技龙头企业的股份占标普500指数的40%。普华永道根据全球企业2019年3月31日的股票市值发布“2019全球市场价值100强企业”排行榜,微软超越苹果位居第一,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位列全球10强。2019全球市场价值10强企业如表2-3所示。微软、苹果、亚马逊、Alphabet等企业的市值均在5000亿美元以上,基本相当于全球GDP排名20位左右的经济体,可谓“富可敌国”。此外,甲骨文、SAP、Adobe、IBM以1840亿美元、1420亿美元、1300亿美元、1260亿美元的市值分别排在第44位、第58位、第64位、第67位。在上述企业中,虽然2019年的员工收入普遍提高,但整体雇员数量大幅减少,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的此类行为更会造成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研究表明,近年来,科技龙头企业在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提高,但全社会的工资中位数并未提升,表明劳动收入占比有所下滑。因此,平台垄断对互联网构成威胁,亟须加强对平台企业的反垄断监管。
表2-3 2019全球市场价值10强企业
4.来自新兴市场的领军企业兴起使全球软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成功的软件企业开始出现在美国和欧洲以外的国家。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平台,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能够在任何地方开展业务和分发产品,全球软件供应商既能与西雅图或硅谷的企业竞争,也能与首尔、上海和其他新兴市场的企业竞争。2016年,普华永道根据软件企业收入情况,发布了“新兴市场软件企业30强”,其中有2/3的企业位于亚洲。Statista发布了2017—2019年全球领先的13家软件和编程企业的销售收入,如图2-3所示。可以发现,除了微软、甲骨文、SAP等传统强势企业,还出现了上海钢联电子商务等企业,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越来越多来自新兴市场的软件企业崭露头角,他们往往具有深刻了解本土市场、即时满足客户需求、始终秉持创业精神等优势。随着来自新兴市场的领军企业的加入,全球软件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图2-3 2017—2019年全球领先的13家软件和编程企业的销售收入
5.竞争模式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向全产业的生态竞争
随着全球软件产业向服务化、平台化、智能化转变,各参与主体的竞争逐渐从产品竞争转向产业链竞争和产业生态竞争,“未来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相应地,软件企业间的竞争模式逐渐从单一企业的“单打独斗”式竞争,向以聚合生态系统为特征的全产业生态竞争发展,加快硬件与软件、内容与终端、应用与服务的一体化整合速度。在智能终端领域,生态系统的竞争已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国际龙头企业纷纷加强布局,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踏入该领域。苹果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已成为开放性平台。亚马逊和谷歌采用“智能音箱+语音助手”模式,成功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圈:亚马逊将Alexa与Amazon Echo智能音箱进行融合;谷歌则以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手)加Google Home(智能音箱)为核心,搭建智能家居平台,赢得了美国多数家庭的喜爱。软件企业需要不断突破自身的产业链局限,开展更多跨部门、跨行业的分享与合作,不断寻求群体突破。Gartner发布的“2019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预测,数字生态系统(Digital Ecosystems)将是企业决策者未来应该重点关注的五大技术创新领域之一。传统价值链将进一步分解,数字运营、知识图谱、合成数据、去中心化网络和分布式自治组织等,将成为支撑数字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