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张金哲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改革开放(1977—2000年)心怀祖国望眼世界

1977年,我受命随北京协和医院儿科教授周华康、张璇以及一个广东的赤脚医生组团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儿科大会。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策上突出的变化是开放国际交流。不少著名外宾来华访问,我们也组织了小儿外科医学国际会议,如1984年、1988年在天津举办的国际学术邀请会,1991年、1993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学术邀请会,1998年在苏州举办的亚洲小儿外科年会,1999年在北京举办的太平洋小儿外科年会,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儿科大会(小儿外科专业组由我主办)。20世纪90年代末还开辟了与印度的交流。

1997年我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意味着中国小儿外科的工作规模和成绩已经被中国的科学技术界认可。2000年我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Denis Browne金奖”,该奖项一向被认为是小儿外科的世界最高奖。每年全世界只选一名,我侥幸被推选为本专业全国的代表而获得此荣誉,无论如何也是得来不易。欢庆之余,难免忘乎所以,安静下来,我总结了个人修身之道以戒晚节。共为四句话: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

“修身四语”解释如下。

一生努力:努力就是“手脑不闲”“博思勤动”“力争上游”。有关的事就想,有用的事就做,做不成也不后悔,尽力争取就是乐趣,顺境逆境都不动摇。我最佩服中国儿科奠基人诸福棠院士,90多岁时,听不见,看不见,又做了喉癌切除术不能说话,仍孜孜不倦地修改《实用儿科学》。我的外科老师,我国心胸外科奠基人吴英恺院士,70岁后还挂帅亲征,创建了北京安贞医院心肺中心。他们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的榜样,是我一生努力的方向。

两袖清风:我不是官,没有受贿。这里所谓“清风”就是“光明正派”。工薪阶层的收入是有数的,你的开支大了就必须有来源。超出你级别与收入的享受,不是财路不正就是违章违纪,总之是不正之风。我当医生五十余年,小有名气,收入是可算的,存款是有数的,生活条件是合群的。我虽已暮年,但社会地位突然提高,更须加强警惕。

三餐饱暖: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生活待遇高于一般工薪阶层。不管什么时候也优于“温饱”水平。当然与国外高薪医生相差霄壤,然而三餐有鱼肉,会客有西装,办事有汽车,有一套宽松的两居室,孩子们都已自立,两个老人更复何求。自己忙于业务,老伴忙于家务,其乐融融。更高的经济待遇,实无必要,反而要分心处理高收入带来的麻烦。

四邻宽容:从字面看就是居家处事大家和睦。邻里之间矛盾难免,有时因误会而得罪人,只好要求对方宽容。首先是自己能容人,然后是诚恳善意,礼貌平等待人,多能得到谅解。在工作中“四邻宽容”就更重要了。上下级同事,兄弟单位之间,都要以诚相见,遇事以理服人,善意实心,背地里也从不讲别人缺点。争取每个人都能宽容他人的失误,这样才能团结大多数人共同合作。否则我被选为院士,自己单位同事不服气,周围人不服气,同行也不服气,荣誉再高也不能领导事业发展。

以上四条虽是我个人的修身之道,但绝非凭我一己之力即可达到,周围人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几十年来,首先是老伴要完全理解,心甘情愿,竭力支持我的工作发展,不羡慕洋房汽车和巨额存款。她自己工作之余,尽心管家、教育子女,别无奢求。特别在四邻宽容上常唱主角,远亲近邻都对她很尊重。她对待科内同事、外地同行、国外朋友,也都能做到团结友好,能做到四邻宽容并非易事。她在我身边七十余年,我们相依生活,默默之功不容讳言。

我于战乱中成长,漂泊半生,学未辍,艺未荒,年逾百岁,仍在一线工作。坚信个人情况“今天永远不比昨天差”,成为我继续努力奉献余热的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