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南民间抒情学:陇东南民歌的民间抒情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引论:陇东南民歌的民间抒情传统

第一章 陇东南民歌的历史渊源

陇东南民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大多由群众集体创作而成,具有不具名的特点,以口头承传方式在民间流传;其中也有文人在民间创作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般取材广泛,或写生产劳动,或写男女爱情,或写日常生活,或写兵戎行旅,或写时事政治,或写神话历史,大抵表达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愿望,语言质朴、音律和谐、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陇东南民歌在题材和主题上主要包括旨在表现农耕和采摘的劳动歌,旨在表现婚恋情爱的情歌,旨在表现日常生活的生活歌,旨在表现兵戎行旅的戎旅歌,旨在赞美和讽喻时政的时政歌,旨在祭祀赞颂神灵祖先的仪式歌,旨在表达童趣及预示政治变化的儿歌等。在抒情方式和表现形式上主要包括社火曲、山歌、儿歌、号子、春官唱词和乞巧歌等。相对来说,内容和形式最为丰富的是社火曲,往往包括除山歌、儿歌、号子、春官唱词和乞巧歌之外的绝大多数民间小曲小调,如引歌、神话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历史传说故事歌等。大多数陇东南民歌在继承《诗经》赋比兴等抒情手法的基础上,开创了主要运用代表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处所名词,乃至名量词、动量词,基数词、序数词串联抒情内容建构梯阶性结构,形成重章叠句及反覆回增艺术效果的抒情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