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5 14:55:00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叙言
第一章 源流史略
第一节 中医药的起源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医内科学的地位和分类
第二章 四诊要义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体
四、望姿态
五、望舌与苔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重点方法
二、主要内容
第四节 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诊脉种类及部位
三、基本脉象与临床意义
【附】 按诊
一、按诊概说
二、按诊范围
第三章 发病原由
第一节 病因
一、六淫
二、疫疠
三、七情所伤
四、饮食所伤
五、劳逸失调
六、继发病因
第二节 发病
一、发病的条件
二、发病与体质
第三节 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升降失常
四、内生五邪
第四章 辨证大旨
第一节 八纲基础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二节 脏腑核心辨证
一、心与小肠辨证
二、肺与大肠辨证
三、脾与胃辨证
四、肝与胆辨证
五、肾与膀胱辨证
六、脏腑同病辨证
第三节 气血津液重点辨证
一、气的辨证
二、血的辨证
三、津液辨证
第四节 天癸四至新法辨证
一、至神天癸辨证
二、至气天癸辨证
三、至液天癸辨证
四、至精天癸辨证
第五章 辨病大意
第一节 伤寒六经辨病
一、伤寒太阳病辨
二、伤寒阳明病辨
三、伤寒少阳病辨
四、伤寒太阴病辨
五、伤寒少阴病辨
六、伤寒厥阴病辨
第二节 温病卫气营血辨病
一、温热卫分病辨
二、温病气分病辨
三、温病营分病辨
四、温病血分病辨
第三节 温热病三焦辨病
一、温热病上焦病辨
二、温热病中焦病辨
三、温热病下焦病辨
第四节 毒病四层辨病
一、毒病浮层病辨
二、毒病动层病辨
三、毒病沉层病辨
四、毒病伏层病辨
第六章 疾病与证候、症状的区分
第一节 疾病的来源
第二节 证候的形成
第三节 症状的产生
第四节 疾病与证候、症状的关系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 基本治则
一、正治反治
二、标本缓急
三、扶正祛邪
四、脏腑补泻
五、分类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