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望诊
望诊范围很广,大约有以下几方面,即全身望诊(又称整体望诊)、局部望诊(又称分部望诊)、舌体望诊(又称舌诊),此外还有望排泄物,包括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以及望小儿指纹。
内科望诊重点,在全身望诊中,首先是望神。神,是指天癸脑之至神,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藏象学说中认为神是心所主宰)。具体有望面神,望眼神、姿态之神等。前者为望神之主要方面,后者为望神次要方面。神的产生源于先天精气,并赖于后天脾胃水谷精微的滋养。精气充足,脑中至神充盈,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敏捷,神气旺盛。所以神气充沛,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亦多轻浅,预后较好;精气亏损,则体弱神衰,抗病能力弱,有病多重,预后较差。因此,在内科中尤其重视望神,从患者神的旺衰,可以了解内在精气的盛衰,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故《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